编者按
近年来,沈阳市辽中区人民法院以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全面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法院”,有力地服务和促进了司法办案,推动了法院工作的全面发展。
2017年底,辽中区法院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辽中区法院信息化建设脚步
★建立远程视频提讯和接访系统,2017年10月,建成案款管理系统
★“辽中法院网”开设视频功能
★官方微博、微信已推送法院信息600余条
★建成3个高清科技法庭开通庭审直播
★2014年以来,网上公开裁判文书19416份
★2017年2月,开通12368诉讼服务热线
★全院各部门之间传输文件资料实现无纸化
★法院和4个派出法庭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助力司法办案 案件质效显著提升
在信息化助力司法办案方面,两个“建立”、一个“链接”使辽中区法院案件质效得到了显著提升。
该院首先建立了远程视频提讯系统,设置远程视频提讯室,办案法官在法庭可直接与看守所关押人员视频对话、审理案件;其次建立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与最高人民法院信访部门连接,当事人可与最高法院法官在线交流,反映问题和诉求;门户网站链接法律法规查询系统,为法官办案提供有力支持。
2017年10月,该院建成了案款管理系统,当事人缴款或执行扣划均在系统中完成,案款管理更加规范。电子档案录入工作有序开展,初步实现案件立案、审判、执行、归档全程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强化,有力促进了审判质量效率的提升,审限内结案率、发回率、改判率等重要指标近年来持续向好。
拓展司法公开 司法公信力大幅提升
“我们的门户网站——‘辽中法院网’现已升级到了最高版本,增设了视频功能,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展现我们院的具体工作。”该院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洪波介绍称,目前官网上的发稿量已达2300余条,位居全国3000余家基层法院前20位,点击率长期位居全国基层法院前两位,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在司法理论宣传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荣誉称号。
2013年开通的官方微博、微信将“即时发布法院资讯”“与网民交流互动,听取意见建议,回应网民关切”的功能发挥到最大,截至目前,已推送法院信息600余条。
在庭审直播方面,该院建成了3个高清科技法庭,让群众接近司法、了解司法,不断增强司法透明度。据了解,该院通过新浪法院网、沈阳信用网及门户网站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及照片,并借助网络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和限制出境,有力促进案件执行。同时,借助中国裁判文书网开展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工作,安排两名专职人员专业化操作,统一标准,严格审核,2014年以来,网上公开裁判文书19416份,做到应当公开的裁判文书全部网上公开。
践行司法为民 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我们还在积极探索网上立案、网上信访工作的新模式,这样当事人就可以登录‘辽中法院网’,简单操作即可足不出户完成远程立案、远程信访。”洪波表示,当事人从审判信息网可以查看执行信息、裁判文书、开庭公告、案例指导等信息,也可以通过审判信息网的诉讼服务板块申诉信访、网上立案。
2017年2月,该院开通了12368诉讼服务热线,每天24小时提供自助语音服务,每个工作日9时至16时提供人工服务。当事人拨打热线可以诉讼咨询、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及信访投诉,还可以查询案件办理情况、联系法官等。
自2016起,辽中区法院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配备案件自助查询机、律师自助立案机、ATM存取款机,当事人可以查看文书样式和诉讼须知,也可以通过扫描身份证查看开庭公告、案件信息等内容,了解案件进展。
夯实基层基础 科技建设提级增速
记者在辽中区法院的安检大厅看到,安检区、审判区、办公区完全隔离,金属探测器、液体探测仪、X射线安检机等先进设备一应俱全,保证了安检的精确高效;投资30万元改造的执行指挥中心实行最高标准配置,执行案件流程管理、执行财产网络查控、执行行动远程指挥三大系统高效运行,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执行指挥中心配置视频会议系统,可与省高院执行指挥系统无缝对接,具有视频查看、抓拍图片、语音通话、视频录像等多种功能。4G单兵设备可以将执行现场画面实时传输至执行指挥中心,接受执行指挥中心指令。
“我们全院都安装了COCALL办公软件系统,各部门之间传输文件资料实现无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说到院内的信息化建设,洪波如数家珍,“2017年,投资70万元建设完成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全新安装304个高清摄像头,不但实现了法院视频监控全覆盖,而且对4个派出法庭实现全覆盖。”
经过几年努力,辽中区法院以网络化、阳光化、智能化为标志的“智慧法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法院工作向服务便捷化、审判智能化、执行高效化、管理科学化、公开常态化、决策精准化迈进,总体完成了人民法院信息化由2.0版向3.0版转变,为法治建设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