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凌源市人民法院党组始终高度重视诉调对接工作,积极探索诉调对接工作新思路,系统整合全市各类调解资源,着力构建了上下贯通、横向联通、全覆盖无盲区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筑牢诉前调解这个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文章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
工作中,该院创新诉前调解模式,促进了诉调纵向衔接。立案窗口审查法官积极建议、引导当事人选择高效快捷的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在其自愿的基础上启动诉调流转程序,经调处中心调解后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及时予以司法确认。对调解不成但可快速裁决的案件,立即进行裁决,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审理,最大限度缩短矛盾纠纷化解时限。诉裁不能的案件,当天立案当天流转到业务庭室,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最大程度保障当事人利益。
同时,该院还整合全市有效资源,构建社会协同化解工作模式。设计提出构建覆盖全市的矛盾纠纷调处网络,经多次提请凌源市委常委会讨论,最终决定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在市、30个乡镇(街)建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抽调信访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综治办等8个相关部门调解业务骨干充实到市调处中心;建立专业人才库,聘请63名调解专家随时参与重大纠纷调解;大力发展兼职人民调解员,聘请辖区内政法系统、行业专业领域的在职或离退休人员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调解;在市调处中心成立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法院积极协助指导诉调对接网络内的联调机构自行受理的案件,并在当天完成调解确认工作。
凌源市诉调对接网络建立以来,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成功调处各类纠纷1500多件,法院均及时予以司法确认,其中调处中心调处近300件,特别是化解了多起大规模群体矛盾纠纷。这种迅捷、优化、双赢的纠纷处理模式,激活了化解纷争的社会资源,不断适应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司法需求,为构建“和谐凌源”“平安凌源”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