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监督“探头”伴全程:执法更规范,群众更安心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杜思雨 本报驻抚顺记者 江海峰 | 发布时间: 2025-11-03 08:51

  【抚顺经验】

  抚顺市建立法治环境监督员工作机制,法治环境监督员深入一线开展“伴随式”监督,兼具社情民意“收集员”和执法司法“监督员”双重角色,以第三方视角发现并破解盲点、疏通堵点,切实将法治为民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抚顺市自2023年建立法治环境监督员工作机制以来,从市场监管一线到仲裁庭审现场,再到政务服务窗口,14名法治环境监督员奔赴不同现场,将监督的“探头”延伸至法治运行的各个环节。

  这一创新机制不仅拓宽了民众参与法治建设的渠道,更通过实实在在的走访与反馈,推动法治为民理念从文件走向现实,提升法治抚顺建设水平。

  跟着执法人员一起进车间

  在抚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的肉制品小作坊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中,法治环境监督员胡忠文、吕昊曾跟随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对一家熟食加工小作坊进行“伴随式”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在车间内仔细查验原料采购台账与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监督员则全程紧随,时而记录要点,时而与小作坊负责人低声交流。

  “以前怕检查、怕整改,心里没底。”该熟食加工小作坊负责人王军坦言,“现在不一样了,监督员和执法人员一起来,既严格指出问题,更耐心指导我们怎么改,生产线升级后,操作更规范,顾客买得更放心,我们经营也更有底气。”

  这种“伴随式”监督,实现了监督与执法的良性互动。

  抚顺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鲁锋对此深有体会:“食品安全监管,核心是压实企业和监管双方的责任。法治环境监督员就像‘第三只眼’,能帮助我们发现执法过程中容易忽略的盲点和短板,同时把生产经营者的实际困难和群众的真实诉求带回来,让我们的监管工作更加精准、更加接地气。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把食品安全‘防火墙’筑得更牢。”

  走进仲裁院助力化解劳动纠纷

  今年,抚顺市将“用法治手段化解劳动关系矛盾纠纷”列为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法治环境监督员也将此作为履职重点。

  在抚顺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监督员吕昊、赵剑平现场旁听了一场仲裁庭审。庄重的庭审氛围、仲裁员的专业审理、当事人的充分陈述,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庭审结束后,他们与仲裁院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座谈,详细了解仲裁机构如何通过主动对接企业、开展劳动法规普法宣传等“治未病”举措,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

  座谈会上,监督员们从企业用工管理的实际出发,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企业常见用工风险识别与防范等难点问题与仲裁机构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扩大劳动法规指导覆盖范围、优化入企服务频次等提出了具体建议,推动提升劳动仲裁服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法治为民办实事,最终要落到群众心坎上。我们劳动仲裁处理的每一件事,都连着劳动者的工资袋、社保账,都是沉甸甸的民生。”抚顺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金光烈表示,“法治环境监督员从不同视角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好建议、新思路,有助于我们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我们的工作就是扎根一线,把法理讲透彻、把纠纷化解透,让每一件争议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安抚民心、温暖民心。”

  亲身感受办税服务的新变化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监督员们还将目光投向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与温度。在国家税务总局抚顺市新抚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和市税务局征纳互动服务运营中心,监督员们化身“体验官”,实地感受线上线下办税缴费的全流程。

  他们亲手操作自助终端,体验线上咨询的便捷,观察窗口服务的细节。当得知国家税务总局抚顺市税务局联合抚顺市工商联、人社局、医保局共同启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时,监督员们对“政策赋能、服务提档、信用护航”三大维度助力经营主体发展的做法表现出浓厚兴趣。

  “我完整体验了从线上咨询到线下办理的全过程,效率很高,服务也很贴心。”胡忠文在亲身体验后感慨道,“我们监督员特别关注政策是否真正落地生根,企业是否能切身受益。像这种多部门联动为企业减负增效的举措,正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最直观的体现。”

  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份担当。抚顺市通过创新法治环境监督员工作机制,将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法治建设的神经末梢,不仅提升了执法司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更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与满意度。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