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推进小区“微治理” 居民幸福指数高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白国军 整理 | 发布时间: 2017-02-06 12:45
  楼盘设有“党小组”,有事可以找党组织;社区服务站24小时不收工,公共服务可随时办理;志愿服务成时尚,居民互助成“新常态”……这是记者在采访广东省东莞市小区推进微治理、创建样板社区时听到的新鲜事。
 
  新鲜事的出现是东莞市应对基层管理新问题的结果。近年来,面对楼盘小区成为社会治理的最末梢和公共服务的最前沿的新情况,本着“以人为本、党建先行”的指导思想,东莞市积极探索在社会治理网格划分中将楼盘小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本单元,将社会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楼盘小区,选取全市33个楼盘为试点,建成了大朗新世纪明上居等7个党建有力、民主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样板社区,初步探索出一条以小区“微治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路子。



异地务工人员在办事大厅办理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等事项
 
  党小组成了居民的主心骨
  ——强化党组织作用,解决小区治理中群“龙”无首的问题
 
  东莞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小区治理主体多元、彼此关系复杂,出现问题后往往各执一辞,群龙无首,处理矛盾找不到“突破口”。东莞市将理顺小区范围内各类主体关系作为“微治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小区党建工作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统筹协调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按照“哪里是人口聚居区,哪里就有党群的基层组织”的思路,通过调查寻访、登记造册,把小区的党员聚集起来,联合镇级组织部门,推动全部创建小区建立了党支部。同时,严格落实在职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制度和党员联系点、责任区制度,通过建立网络党支部,最大限度凝聚小区流动党员,切实提高基层党群组织的战斗力。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各创建小区结合实际成立了居委会、居民小组、楼栋长、中心户长、家长、居民志愿者队伍或派人驻点,配合党支部加强居民自治工作,初步形成了小区党组织领导下“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小区治理格局。
 
  办事就在家门口
  ——打造小区服务“微平台”, 解决公共服务不到底的突出问题
 
  在东莞市凤岗镇三正卧龙山小区,有一个由原来的保安室置换改建而成的综合服务站,然而就是这个方寸之地,却对小区居民有着特殊的意义。小区居民可在家门口在中心办理身份证申领、出租屋租赁备案换证等几十项事务,以往,办理这些事务要花上一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在33个创建社区,都建有不同形式的社区服务站。东莞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邵宏武指出,这是他们听取了群众的“微心愿”,为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而建立的。为建设这些平台,东莞市大力整合政府、村(社区)、社会、市场等各方资源,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楼盘小区采取政府奖励、村(社区)资助,由物业公司出场地、志愿服务组织出人的运作模式,建设不同形式的“微平台”,尽量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可别小看这个“微平台”,单在政府管理服务方面,东莞市梳理提出49项样板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参考清单,明确均由公共服务站“一门受理、协同办理 ”。创建小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取由居务工作人员、物业管理员、社工、网格员等参与前台综合服务岗位的方式,保证服务全面落实。在“互联网+”大潮的推动下,不少小区创新运用东莞的“村居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社区网络平台、网上办事大厅、APP、微博、微信等平台方便群众网上办事,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真正将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至居民身边,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长安镇信义怡翠豪园小区、大朗镇新世纪明上居小区、沙田镇庄士新都小区等还通过采取错时上下班、节假日轮休和全日值班等制度,打造“10分钟社区服务区”“24小时服务站”,全天候服务小区居民,深受居民欢迎。



引进卫生服务队,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社区活动越来越多
  ——多种力量下沉到楼盘,解决居民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
 
  新型的楼盘小区大多配套完善,环境优美,但人们常说现代城市人生活在“钢筋水泥盒子”中,这句话很形象地折射出在传统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中,多数小区居民不能参与、不愿参与、不会参与的现状。
 
  小区各类基层组织的建立和小区公共平台的运营,成为了市、镇、村各级党员干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工机构等力量下沉到楼盘的纽带和开展活动的平台。每逢周二、周五,党政干部都会进小区,深入到各楼盘小区和居民家中开展“组团式”走访和“专业化”服务,问计问需,他们通过发放联系卡和建立联系服务工作台账、工作预案、群众问题清单等,听取基层群众的声音,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与此同时,东莞市社工委还积极推动外部专业组织“走进来”,帮各创建小区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统筹协调市、镇党政部门开展经常性送法律、送科技、送温暖便民巡回服务、“直通车”下乡活动,引导市、镇两级工、青、妇、群团组织主导的“莞香花”“白玉兰”“先锋号”服务中心和有关社工机构协助楼盘成立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服务,使居民在接受服务和服务他人的过程中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社会组织的推动是外部给力,随着创建工作的深入,各创建小区还注重深挖内部潜力。各楼盘还有意识地发掘掌握了楼盘内一批杰出乡贤、经济能人、文体达人、公益热心人等小区能人名单,有效引导能人利用自己的职业、特长、爱好和人脉等优势,开展邻里互助服务和文体娱乐活动,起到“发掘一个、凝聚一群、带动一片”的效果。
 
  社区事务大家议
  ——建立协商调解“微机制”,解决小区矛盾纠纷频发问题
 
  过去,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公司与居民、东莞原住民与外来人员、居民之间时常发生矛盾,甚至爆发激烈的冲突。虽然在矛盾解决中有协商和调解,但总体而言协商调解的形式还不够多、方法还不够管用,机制还不够规范,还不能形成常态化,导致老问题尚未根治,新问题又不断出现。为此,创建活动中,在村(社区)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引导小区居民、物管公司、房地产企业、租户、业委会等组成“联席协商”机制,紧扣涉及居民利益和意愿的重大事项,发动居民逐步就有关社区业主公约、物业管理规范、文明行为等共同议题和社区发展共同愿景建言献策,并鼓励和支持老党员、老干部、社会组织、驻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等各方力量,参与推进社区民主协商。同时,将“协调调解”作为补充,让上级党委政府、村(居)委会、公信度高的中介组织、小区调解组织以及小区有威望且比较专业的人士参与协商调解,多渠道、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社区各类纠纷矛盾。凤岗镇三正卧龙山小区在社区综合服务站设立居民议事厅,由小区党组织代表、居委会代表、业委会成员、开发商代表、物业公司代表以及小区社会组织代表等共同牵头,定期就小区某类问题组织相关居民评议协商,形成“社区事、大家理”的氛围;长安镇的信义怡翠豪园在镇司法部门的协调下,于2014年初成立了全镇首个住宅小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都是有一定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员,调委会成立以来,已免费为小区业主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
 
  近年来,东莞市坚持由宏观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着力搭建“微平台”,大力发展“微组织”,逐步完善“微机制”,创建小区的居民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民主管理的好处,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治理创新的成效,各创建小区也在闻有其名、观有其实中发挥出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