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法治因子滋养青山民风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刘妍 白国军 | 发布时间: 2016-08-19 12:56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青山乡以法治理念开展民风建设
 
  和谐,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方向。
 
  从“一五”到“七五”普法,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盐池县青山乡将法治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法治理念成为其淳朴、诚信、守法民风体系的重要支撑。
 

本报记者在法治文化广场与村民拉家常
 
  法治因子滋养村民心田
 
  文化是村子的灵魂,像植树播绿那样将法治因子融入乡贤文化、村规民约,是青山乡民风建设的一大特色。
 
  8月17日,青山乡法治文化广场,老年人围坐在一起纳凉聊天。胡子花白的刘大爷指着整墙的法治宣传图说:“司法所挂的这些画,识字的、不识字的都看得懂,村子里小孩见了大人问好,年轻人更加尊重年老的,打架、骂架的人越来越少了。”
 
  说起法治对生活的改变,上了年岁的老人们拉开了话匣子。
 
  “十多年前,邻里有个啥纠纷,都是靠拳头解决,懂啥法?先打一架出了气再说!”
 
  “先不说这法治广场,就俺家里,墙上的挂历、手里的扇子、身上的围裙、娃娃用的圆珠笔,全有法治宣传的影子,俺家6岁的孙子还说他长大想当律师替人维权呢!”
 
  在老人们开怀的笑声和带有感情的叙述中,记者触摸到了青山乡的法治温度。
 
  治理,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乡村、家庭,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从“四五”普法到“六五”普法,在盐池县的整体要求下,青山乡着力实施法治建设“七个一”工程,即打造一个法律服务超市、一个法律服务联系平台、一个法治文化宣传栏;组建一支法治工作联络队伍、一支法治宣传志愿者队伍;每户有一张法律服务联系卡、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这些经过多年培训的普法宣传队伍扎根在村、入户到人。2015年,青山乡荣获“全区六五普法先进乡”。
 
  同时,嫁接各种有效载体,使法治宣传入脑入心:依托送法下乡、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竞猜、现场法律咨询、小案例解析、法治文艺巡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律常识的种子播进村民心中;紧紧围绕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农村专题普法讲座;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切实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法的处理到位。
 
  “在法治春风化雨的润养下,群众最大的变化是以前只知道用拳头维权,现在遇到纠纷,虽然不知道能赔付多少,但懂得找司法部门、找律师咨询,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权。”青山乡司法所所长李生宝说,法治意识的日渐增强在村民心头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使村民懂得如何屏蔽纠纷矛盾,如何保障权益,为和谐青山建设奠定了基础。
 
  民风建设没有“截止日期”
 
  随意走进青山乡的一个村子,记者感受最深的是村民间的和睦、尊重、亲善。
 
  从古峰庄村到方山、猫头梁,只要村民家有整院的白墙,上面都能看到漫画形式的“二十四孝”、禁毒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就连有些居民家里装修房子用的瓦片、瓷砖上,也能觅到尊老爱幼、孝敬双亲的图文。文化因子的点滴渗透真可谓无孔不入!
 
  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传、诚信品牌的铸造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民风体系,是青山乡的一大亮点。
 
  载体是民风建设的“骨架”,在载体构建上,青山乡的创新和坚持从未止步:树立身边典型,“最美吴忠人”抗战老兵、老党员李生有,病榻前伺候公婆常年不辍的李淑贤成为榜样,并以小品、快板、眉户剧等形式被搬上节假日的汇演舞台,在全乡范围内引导村民从耳濡目染到言行跟进;连续多年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尊老明星等各种评选活动,通过妇女抓家庭,通过家庭抓村风,通过村风的整体向好改善民风。
 
  而这些,只是和谐青山建设中的有益探索,只是开始。
 
  民风是支撑地方发展的软实力,在青山乡,民风建设没有“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