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喜迎十九大”平安辽宁巡礼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圆满收官之际
(一)
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
和合共生,守正出新,恪守正道,激浊扬清,平安建设的辽宁实践正在标注一个崭新的高度。
“喜迎十九大”平安辽宁巡礼大型宣传报道活动正在记取平安辽宁的新高度。
辽宁的“宁”字,正代表这块黑土地上千万民众极其朴素的追求与热盼。平安辽宁,是执着不弃的大愿景。
(二)
历史永远属于实干家,所有的书写都由我们身边的人着墨。
我们来看一个行进中的小小缩影。
十年前,本报“平安辽宁千里行”采访团首次来到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七里村,这座龙首山脚下的美丽山村,初尝平安建设的甜头。村委会所在,是低矮破旧的村居。村子不咋大,但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革新浑身透着意气风发。
十年后,这个深秋,我们再次踏足这片热土。山水依旧在,岁月仍静好,再见王革新,虽双鬓已现丝丝雪白,但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共创平安的斗志不见褪色。村委会低矮的平房早已变成了高耸的楼房。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辽宁省首届“十大魅力新村”等一张张金名片挂满了荣誉簿。
一个小村,刻画着平安辽宁的行进年轮。
七里村从负债千万的贫困村蜕变成远近闻名的魅力新村,平安是村里人最为看重的环境。七里村之变,倚赖于党委政府的惠民之举,倚赖于带头人的科学决策,倚赖于全体村民的奋发图强,更倚赖于平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三)
纲举则目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深化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善于运用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态度、专业的方法、精细的标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强调,辽宁的平安建设要聚焦主线、突出重点,创新思路、细化措施,全面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努力开创平安辽宁建设新局面,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字字叮咛,句句嘱托。
于此,省委政法工作会议拿出的“1353计划”,成为了平安辽宁的纲要和主线。
依据这个“时代命题”,平安辽宁在新的起点上整装再发。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规范司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忠诚、干净、担当”主题实践活动三大专项行动,辽宁政法人步履铿锵。
(四)
基层的尽心尽能,为“1353计划”踩下了动力十足的油门。
有效才是硬道理。丹东市独创了带有“强制”性的医疗纠纷调解模式,朝阳市实施了多元化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程,辽阳市创新推广“人民调解日”活动,铁岭市邀请律师为第三方参与社会矛盾化解,阜新市推行了领导干部承包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和领导干部承包乡镇(街道)“两个责任制”……一个个扎实有效的做法,将大量矛盾纠纷化于无形;一个个因地制宜的务实之举,通达了民意,化解了民怨,凝聚了民心。
服务走心,竭尽所能。沈阳市大东区人民检察院打造了“检察为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平台;沈阳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全国首创“外商服务站”“驻企服务站”等服务模式;鞍山市700家三级以上重点单位已与881名民警对接联系;丹东市公安局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升为全局“一号政治任务”,纳入“一把手工程”;阜新市公证处改变以证换证的服务模式,开启了“你办证,我找证据”服务新模式……辽宁政法人正在用实际行动为全省振兴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
打铁还需自身硬。与病魔抗争、续写忠诚的公安民警王广祥、李春和,满头白发仍坚守一线的现场勘查、痕迹检验“活化石”耿作明,用真情构筑民心基石的铁岭交警,屡破奇案的“智勇神探”杨杨、董航,一直奔跑在追梦路上的禁毒卫士张喆,用25年职业生涯“守望正义”的反渎职斗士王强,还有义无反顾救人于危难的“辽油见义勇为群体”……
无数的有为与担当,让平安愿景成了真实而美好的平安风景。
(五)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近年来,在“大连经验”的引领下,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社会综治能力。“大脑中枢”与“神经末梢”有效联动,社会治理从政府“单打独斗”变为政府主导、群众共同参与,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从2012年的91.52%到2016年的93.51%,我省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
驻足回望,感慨万千。
2007年,公安机关破案还在沿用着传统套路,依靠步法追踪、人海战术等侦破重大要案的经典案例不绝于耳。与此同时,由于装备落后,驾车追逃犯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逃犯逃走,这种滋味让许多人民警察潸然泪下。
如今,“互联网+”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已经在辽宁遍地开花。
今年,立体化防控体系逐步完善,大数据运用、人脸识别、图片检索、车轨分析、无人机等新技术、新手段在公安机关得到广泛应用,以往荧幕上的科幻智能应用已搬进了现实,高智能化的现代科技将犯罪空间压缩得越来越小。
营口市公安局借助“互联网+”,推动警务工作与优化发展环境措施深度融合,构建了全新的一站式网上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载体由多口分散向统一门户转变,服务方式由企业来回跑向部门协同办转变,从根本上打通了优化环境、服务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惠企与惠警的双赢效果。盘锦市兴隆台区网格管理指挥调度平台落成后,开通了兴隆台民声网,实现了服务群众便利化、服务投资便利化。
(六)
时刻保持初心,不断焕发生机,我们牢记,平安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353计划”是今年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的“总开关”,朝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辽宁目标奋进,这是充实有为的年景。
历史是由人来书写的,因为他们,我们记取了这样的平安辽宁:
他们,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
他们,勇于攻坚、善于克难,调处了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了一个个风险隐患……
他们,执法如山、刚正不阿,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他们,扎根基层、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服务人民群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
他们,以忠诚的政治品格、真挚的为民情怀、良好的职业精神、扎实的工作作风,用辛劳乃至流血牺牲换来了国家安全、社会祥和、人民幸福。
他们,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是他们,大写了平安辽宁。
然,脚步不歇,行进的风景永远最美。
更大的成功还在孕育,更艰巨的任务仍在前方。
在新的起点和新的历史时期,以民意为导向、法治为保障,创新体制机制,平安辽宁建设必将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同步提升,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这条继往开来的道路上,让我们面向未来,永不止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