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新机制、新力量、新形式、新阵地、新文化 “五新”赋能朝阳“全社会合唱式普法”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驻朝阳记者 黄硕 | 发布时间: 2025-11-07 09:34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朝阳市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构建以新机制、新力量、新形式、新阵地、新文化为核心的“五新”普法工作体系,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吸引力和实效性显著提升,为当地全面振兴营造了日益浓厚的法治氛围。

微信图片_20251106144004

“法治文化轻骑兵”举行法治文艺汇演

  机制为先,凝聚普法强大合力

  法治宣传教育能否有效开展,顶层设计与机制建设是关键。朝阳市从“八五”普法伊始便高位推动,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普法工作新机制。

  “普法不是司法行政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朝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亚东介绍说。为此,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这五年的普法路线图。同时,“中共朝阳市委普法协调小组联络机制”的建立,使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会商协作常态化,形成了共谋法治宣传新篇章的良好局面。

  规划引领,责任压实。配套出台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责任分工方案》《朝阳市普法责任清单》等文件,将普法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部门,明确了“谁执法谁普法”的责任田,构建起清晰的制度体系。

  力量整合,激活普法源头活水

  有了坚实的机制保障,一支支富有活力的普法新力量在朝阳大地上迅速集结、壮大。

  “法治文化轻骑兵”便是其中一抹亮色。这支队伍根植本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法治精神。“我们排练的快板书《说说咱们的民法典》、小品《彩礼风波》等节目,特别受乡亲们欢迎,在笑声中就让大家记住了法律知识。”一位“轻骑兵”队员在演出间隙告诉记者。

  在基层,另一支重要力量——“法律明白人”队伍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市7956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每一个行政村和社区,他们人熟、地熟、事熟,成为基层依法治理的“排头兵”和服务乡亲的“贴心人”。

  此外,针对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的双“百讲”普法宣讲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深入校园,举办讲座200余场;“百讲进万家”讲师团则走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将法律知识送到百姓身边。一场场深入浅出的讲座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市民的法治素养。

  拓展融合,提升渗透力感染力

  面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朝阳市在普法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在阵地建设上持续深耕细作,并巧妙地将法治元素融入地方文化,提升了普法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形式创新让普法“活”起来。一辆辆身披法治宣传标语和图画的“法治先锋号”公交车穿梭于城市街道,成为移动的普法风景线,实现了从“定点宣传”到“动态渗透”的升级。线上,“法治朝阳”公众号精心打造的“民法典小剧场”“小司‘趣’说法”等原创栏目,以其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用户,累计访问量突破15万。“八五”普法以来,该公众号已发布信息7500余篇,浏览量超130万人次。线下,《民法典与你同行》《三燕普法》等电视节目持续热播,累计播出402期,浏览量逾千万。连续三年开展的“开学季·反诈骗”专项行动、连续两年举办的“法润童心·筑梦成长”法治夏令营,则通过精准滴灌和沉浸式体验,为青少年撑起了法治“保护伞”。

  阵地建设让普法“实”起来。朝阳市坚持一手抓文化宣传,一手抓阵地建设,打造了一批贴近百姓生活的法治文化阵地品牌。50个国家级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588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成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坚实堡垒。依托朝阳师范学院启动的“法治校园”建设,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在全市树立了样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民法典主题公园的建设,它以“1+2+3+4”模式推进,旨在打造市民家门口的“十分钟法治文化圈”。

  文化融合让普法“暖”起来。朝阳市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探索“传统文化+法治宣传”的新路径。法治主题书法展上,203幅作品将法治理念诉诸笔端,观者如潮;“法治楹联”征集活动收到来自全国的4070副作品,最终结集出版,楹联这一传统形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早安法治问候语”则将法治格言与精美图片相结合,连续525天在清晨传递法治温度。一位参观过法治书法展的退休教师表示:“这种形式特别好,艺术和法治结合,高雅又不失亲切,让人在艺术欣赏中受到了教育。”

微信图片_20251106144017

“开学季·反诈骗”普法专项行动

  ·数字点击·

  朝阳已有市县两级“法治文化轻骑兵”普法分队20支,创作原创节目47个,累计演出300余场,覆盖受众超过150万人次。

  全市7956名“法律明白人”活跃在每一个行政村和社区。

  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深入校园,举办讲座200余场。

  “法治朝阳”公众号累计访问量突破15万。“八五”普法以来,已发布信息7500余篇,浏览量超130万人次。

  “早安法治问候语”连续525天在清晨传递法治温度。


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