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公安厅10月29日召开的全省公安机关打击养老诈骗犯罪专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省公安厅刑侦总队侵财案件侦查支队政委林森就当前养老诈骗犯罪手法变化及长效机制建设回答了记者提问。他表示,当前养老诈骗犯罪手法在传统基础上不断翻新,隐蔽性持续增强,但其核心套路仍主要围绕六大类场景展开。

林森介绍,这些犯罪往往精心包装,运用“温情攻势”“专家站台”“高额回报”等伪装外衣,通过赠送免费礼品、熟人拉拢、饥饿营销等手段逐步降低老年人防备。
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网络诈骗正成为新趋势。犯罪分子精准把握老年人陪伴缺失、健康焦虑、养老担忧等心理特点实施“精准施骗”:有的通过网站推送购物广告及理财产品,冒充客服将老年人引流至涉诈App进行诈骗;有的冒充网络平台工作人员,以会员扣费为由实施诈骗,侦破案件显示受害老年人遍布省内多个地市;更有甚者冒充公检法人员或亲属,以“保证金”“理赔补偿”为由上门取现,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实施侵害。
在警惕网络诈骗的同时,传统诈骗仍不容忽视。林森列举了近期侦破的典型案例:抚顺市公安局成功打掉一个以健康护牙为由行医,专门针对农村独居老人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铁岭、阜新等地公安机关分别摧毁通过发展中介、熟人介绍等方式实施“代办养老保险”诈骗的犯罪团伙,涉及全国7个省市数百名被害人,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元。
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林森表示,公安机关将重点构建“三项长效机制”巩固打击整治成效:一是建立常态化合侦快破机制,整合经侦、食药等多个警种部门同步上案,合成作战,实现对“引流推广、资金转移、技术支撑”等全链条犯罪的精准打击;二是完善行业协同治理机制,深化与各职能部门协作,加强信息共享、线索互移,并与银行网点、电信营业厅建立联动劝阻机制,当发现老年人异常汇款时第一时间介入止损;三是健全全民参与防护机制,不断壮大“反诈宣传员”队伍,通过新媒体推送典型案例、制作通俗易懂的反诈宣传视频,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下宣传活动,全力构建“社会参与、全民反诈”的良好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