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市召开。会上,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专利无效与司法诉讼联合审理活动。本次活动是全省首次专利无效宣告与侵权纠纷联合审理实践,来自省内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企业、服务机构、高校等150余名代表现场旁听。
本次联合审理活动涉及的是一起侵害“煤矿用湿式罗茨真空泵”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件,案外人同时针对涉案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活动首先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派出合议组就专利无效宣告请求进行审查。之后,由沈阳中院知产审判庭庭长吴松,法官王虹、彭聪,法官助理勾雪峰,技术调查官杨政通,书记员张璐晶组成合议庭,就专利侵权诉讼进行审理。合议庭针对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现有技术抗辩是否成立、惩罚性赔偿是否成立等争议焦点开展法庭调查,并由技术调查官针对技术事实争议开展询问,确保事实查明详细准确。通过联合审理,将以往需数月的程序周期压缩至数个工作日,并且专利无效程序中查明的技术事实以及当事人对专利技术方案的解释,也可以作为侵权案件审理的依据和参考,极大提升了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效率。
本次活动,实现了专利无效宣告与司法诉讼的高效衔接,有效提升纠纷化解效率,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沈阳中院将持续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机关的协作,通过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同向发力,为全省产业强链增效赋能。
全省首次专利无效宣告与侵权纠纷联合审理现场
·普法小课堂·
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与专利侵权诉讼的衔接,是制约专利侵权诉讼审判质效的关键问题。在专利侵权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同时向知识产权行政机关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导致侵权诉讼中止审理,造成诉讼审理周期延长以及权利人维权成本增加。如法院作出侵权裁判后专利权被宣告无效,可能引发案件再审、执行回转等问题,增加当事人负担。针对上述问题,沈阳中院在上级法院指导下,坚持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机关协同配合,强化专利无效宣告与侵权诉讼的程序衔接,缩短纠纷解决周期,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让创新成果能够更快、更好地得到司法确认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