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沈阳市苏家屯区沙河街道某村村民李某为苏家屯区人民法院林盛人民法庭法官龚会送上锦旗:“法院是说理的地儿,真帮咱排忧解难!”一起近十年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在龚会的耐心调解下终得圆满化解。
纠纷始于2016年,李某与同村村民王某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后,王某长期使用土地却未支付费用,李某多次催讨未果,矛盾不断升级,一拖就是近十年。2025年,李某一纸诉状将王某告上法庭,受理案件的正是龚会。她深知土地问题对农民的分量,仔细翻阅卷宗,多次电话联系双方了解情况,并到现场踏查土地,下决心把这十年的“心结”尽早解开。
案件开庭后,起初双方各执一词,气氛紧张,十年纠纷调解难度很大。龚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法,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共情。她向王某细致讲解民法典中租赁合同相关规定,明确拖欠租金的法律责任,区分土地转让和租赁的区别。同时耐心倾听其实际困难,也劝李某“乡里乡亲,和解既省钱省力,也给邻里留余地”。一次次电话沟通、一场场现场调解,在龚会的努力下,双方紧张关系逐渐缓和。
今年8月,在龚会的见证下,王某与李某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分期支付租金。8月底,李某如约收到前两期款项共计20万元,当即提交撤诉申请。“十年的疙瘩,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开了!”拿到欠款的李某难掩激动,特意定制锦旗送到林盛法庭。龚会则笑着回应:“法院就是老百姓说理的地方,理儿通了,再难的结也能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