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织网”织就民生新希望——鞍山铁东基层治理“六张网”实践解析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邵小桐 马琳 | 发布时间: 2025-09-30 09:32

  初秋的清晨,鞍山市铁东区山南街道福康社区食堂里,热乎气裹着饭菜香飘满屋子。

  张大爷端着一碗小米粥,就着少油少盐的炒青菜,吃得格外舒心:“以前做饭费劲儿,外面馆子油盐重,现在社区食堂就在家门口,这日子过得比蜜甜!”

  在铁东区的每一片网格里都藏着为民服务的细碎温暖。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用无数“急百姓所急”的小事,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温度揉进居民日常。

头题图2

社区网格员协助有关部门深入小餐馆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宣传安全用气常识。

  网格+党建:织密“红色网”

  铁东区新兴街道南麓世家社区一栋居民楼的楼道堆满旧家具、纸箱,消防栓都被挡得严严实实,社区3名党员志愿者挨家敲门,讲道理讲了一上午,居民松了口。党员们又帮着搬杂物、扫楼道,还联系电工检修老化线路。

  这样的“红色行动”在铁东并非偶然。全区87个社区已建784个网格党支部、720个网格党小组,1376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或帮独居老人买菜,或辅导留守儿童,或组织社区活动。这张“红色网”,把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每一栋楼、每一户人家。

  网格+巡查:织紧“安全网”

  站前街道烈士山社区网格员刘鹏程巡查至民生东路24栋时,循着焦糊味走到一单元,见电表箱缝隙冒火星,还伴着短路声。“不好!”他立刻拨119,并引导居民疏散。

  铁东区有30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实行“1+3+N”配置——1名专职网格员牵头,3名兼职配合,加消防、房产等N个专业部门支持。今年以来,他们走遍居民住宅区、沿街商铺等5大重点区域,排查37处安全隐患且全部整改。这张“安全网”,像社区的“千里眼”,把风险消灭在萌芽。

  网格+宣传:织出“惠民网”

  “李婶,您儿子大学毕业没工作吧?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指南》,咱坐着聊聊!”不久前,园林街道泰昌社区的楼院凉亭里,网格员周桐印搬来小板凳拿着政策手册,身边很快围拢一群居民。

  这样的“凉亭微课堂”在铁东区各社区已成常态。今年以来,他们普及30余项惠民政策,发放2.3万份宣传册,推送1.8万条信息,覆盖10万余户居民。“以前政策在纸上,现在在耳边。”居民说,这张“惠民网”把好政策送到了心坎里。

  网格+调解:织牢“幸福网”

  “网格员吗?我家门和楼道全被涂了粪便!”去年夏天,长甸街道正兴社区网格员马阳接到居民张大哥的电话,“肯定是楼上干的!2021年他家装修吵到我,发生过矛盾,现在就是在报复我!”

  马阳把两人约到调解室,先讲“六尺巷”故事:“张家吴家争地,各让三尺成六尺巷。咱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点事结仇值得吗?”他又帮着清理楼道,让两人说委屈。最终,楼上邻居红着脸道歉:“张哥,我不对。”道歉后还清理了楼道。张大哥也松了口:“我之前说话冲,以后好好说。”

  马阳今年已调解20多起矛盾,铁东全区网格员累计调解1.4万余起,化解率超95%。这张“幸福网”,网住邻里和睦,也网住社区安稳。

  网格+吹哨:织好“解忧网”

  “姜网格员,我家停气二十多天,天天吃外卖,孩子都不爱吃了,帮帮我!”今年春天,湖南街道居民段女士给网格员姜明霞打电话,“一开始说管道有问题,让找供暖;供暖说归燃气管,推来推去二十多天没通气。”

  姜明霞没耽误,在“网格吹哨群”联系两家单位,附上段女士家情况和照片。两边争论责任时,她发起线上会议:“段女士家有老人孩子,停气太不方便,先解决问题!”

  三天后,段女士家燃气灶重新冒出蓝火。

  铁东区“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已成机制。今年以来,全区“吹响”联动事件200余件,办结率100%。这张“解忧网”,解百姓急难愁盼,也连起部门和群众的心。

  网格+服务:织细“暖心网”

  文章开头提到的张大爷就爱喝白菜豆腐汤。中午饭点,社区食堂里的工作人员给张大爷盛汤时叮嘱:“熬得烫,慢点喝!”张大爷端碗坐在窗边,就着杂粮饭吃得香。

  除社区食堂,铁东区网格员还整合资源:联系医院进社区义诊,让老人家门口量血压、查血糖;组织企业助残帮扶,送轮椅、修家电;逢年过节慰问困难家庭,送米送油。

  今年以来,全区通过“网格+服务”开展360次志愿服务,建4个社区食堂、康养中心,惠及近6000名居民。“以前觉得社区远,现在知道网格员、服务都在身边。”张大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