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服务真到位 乐呵事真多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记者 任晓霞 | 发布时间: 2025-09-22 08:54

  幸福落脚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社区,随处可见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成效。一件件办得漂亮的“小事”,是长安社区党委不断拓展大东区“民生十条”服务内涵的生动实践,把党的温暖与力量传递到每家每户,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心中无可替代的温馨港湾。

  长安社区党委着眼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贴近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让社区的公共事务内化为每一个居民的指南、方向和目标,推动实现“党建所望”转为“群众所向”,夯实党的基层执政基础,持续打造群众热爱的美好家园。

头题图

志愿者在社区开展扭扭棒教学活动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在我们社区,你要是问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没有,现在太满意了!”

  今年83岁的郎素兰居住在长安社区长安小区内一栋建于1988年的居民楼中,自房屋建设之初就居住在这里的郎素兰如今已经四世同堂,推开单元门,见到的是不锈钢楼梯扶手、整洁干净的楼道、粉刷一新的墙面,丝毫看不出这是一栋近40年的老楼。2023年,长安小区对13栋住宅楼和公共区域全部实施整体改造,在小区内拆除违建,实施地下管网、线缆入地、防水节能、道路和绿地改造,增加文体设施、安全设施,小区里的路平了、灯亮了,老百姓的屋里暖了、心也热了。

  长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于2024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改造后的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到2980平方米,在党群服务中心内部,设有综合服务区、养老服务站、“万卷书舍”城市书房、静音练功房、多功能厅等20个功能分区,在宽敞明亮充满现代感的社区综合活动室,居民们沉浸其中,各得其乐。

  用服务织密幸福网

  “退休后,养老金足够花,看病有医保,家里儿女没负担。我这身体能蹦能跳的,就组织了社区合唱团,平时还带着大家一起去养老院慰问演出做公益。”82岁的钱为民是社区活动的“主力军”之一,在随后即将开展的展演中带领20余位社团成员盛装出席,以饱满的情绪献上葫芦丝齐奏《红歌三联奏》、合唱《母亲是中华》等社区演出的保留曲目。

  改造前老党群服务中心的社区活动空间小,只有舞蹈、合唱、模特3个社团,现在社区活动空间大了,葫芦丝、笛子、大乐器、太极等21个社团每天把社区排练的时间表占得满满当当,日日欢声笑语。

  长安社区党委聚焦“一老一小”需求,依托现代化服务阵地,打造全龄化的幸福教育品牌。每周开设公益课程40余节,涵盖书法、美术、非遗面塑、AI、舞蹈、民乐、纸贴画、合唱、手机摄影等多个方面,年开展活动2000余场,惠及居民2.8万人次,“睦邻尚学 情暖长安”幸福教育品牌项目荣获2025年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志愿服务在于“常联系”

  远亲不如近邻。在长安社区,邻里守望不仅是一句温暖的话语,更是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

  独居老人马阿姨住在长安小区6楼,行动极为不便,难以独自下楼。了解情况后,对门的志愿者家庭承担起照顾马阿姨的责任,每天都像家人一般,帮忙买菜、购置生活用品,还贴心地帮忙清理垃圾。

  长安社区党委以精准服务为导向,倾力打造7支志愿服务队,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标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建立详细的台账。志愿服务不止于一两次“送温暖”,更在于“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