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丹东市“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服务项目是2015年5月抗美援朝纪念馆成立的“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团,围绕寻找最可爱的人、关爱最可爱的人、讲述最可爱的人、铭记最可爱的人四个项目开展的活动。十年来,志愿团已经吸纳社会各界多支志愿者团队,参与项目的志愿者人数已达1500余人。他们时刻铭记历史,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个项目荣获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在烈士墓前,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志愿者与烈士家属视频连线。
丹东有十多个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从2015年起,每年的清明节,都有一群人到各个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这群人就是丹东“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团的志愿者。
寻找最可爱的人
丹东安葬着3000余位志愿军烈士,其中大多数都是外省市的烈士。然而,有的烈士的家属只知道当年烈士安葬在丹东,至于在丹东哪里并不清楚。十年间,志愿者们帮助近百名烈士亲属寻找到烈士在丹东的安葬地。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榆树林村的莫金辉兄弟多年来多次到有关部门及部队打听爷爷——志愿军烈士莫文轩的安葬地,2023年8月,“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团通过地名查找、同音字筛选、信息比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确定了莫文轩烈士的安葬位置。当莫家兄弟站在莫文轩烈士的墓碑前,心中百感交集,苦苦寻亲终梦圆。
今年4月3日清早,在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纪念馆志愿者程豫手拿白毛巾轻轻地擦拭山东济南的李忠芳烈士的墓碑,然后轻轻地放上花篮。志愿者徐嘉鸿打开手机,与远在山东济南的李忠芳的侄子李洪新视频连线,程豫代表烈士亲属,向烈士墓碑三鞠躬。李洪新情不自禁地说:“虽然不能来到丹东亲自祭扫,但是通过视频连线,也能够和叔叔在‘云端’见面了。”
从2015年起,志愿团每年在全市发起“我替志愿军烈士亲属去扫墓”活动, 不只在清明节,在国家公祭日、抗美援朝纪念日、烈士牺牲日等都会开展这样的活动。
关爱最可爱的人
志愿团成立以来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志愿军老战士服务。每年的相关节日,志愿者们都会给老英雄们送慰问品,进行文艺表演。志愿团还为生活有需要的老战士提供帮助,将老战士们聚在一起,开展联谊活动,填补了丹东地区志愿军老战士交流联谊平台的空缺。
志愿者花建东还与丹东市关工委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邀请志愿军老战士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让小学生从小就种下崇尚英雄的种子。
讲述最可爱的人
志愿团将搜集到的抗美援朝相关史实资料整理撰写为思政党课,深入社区、企业和基层党组织,讲述抗美援朝故事,让青年党员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其中以志愿军战士所撰写的家书整理而成的“素笺传深情 热血铸忠诚——品读红色家书中的抗美援朝精神”思政课在企业和基层党支部宣讲后反响热烈,让更多人铭记历史,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铭记最可爱的人
志愿者在走访志愿军老战士和其家属时,还征集抗美援朝相关文物:军装、勋章、立功证书、喜报和家书等,最难能可贵的是征集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的立功证书,将这些文物整理展出,更能够铭记历史。
十年坚持,“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团用不间断的行动诠释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烈的敬仰、对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让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