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社

一声妈妈,一束照亮童年的光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本报驻葫芦岛记者 郑子超 | 发布时间: 2025-08-13 08:54

  近日,建昌县牤牛营子乡章京营子村10岁的小女孩佳佳闪亮亮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因为,与她结对正好一年的“妈妈”王昊又来看她了。

  “妈妈!”随着一声清脆的呼唤,佳佳像一只小燕子一样扑进了“妈妈”的怀里……

佳佳带着王昊欣赏自己的奖状

佳佳给“妈妈”王昊看自己的奖状

  一声妈妈,一份温暖

  “妈妈”王昊是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未检检察官,而佳佳则是无父无母的困境儿童。2024年7月29日,王昊在葫芦岛市妇联“白海豚爱心妈妈”活动中与佳佳结对,两人的“母女”情缘,就始于佳佳喊出“妈妈”的那一刻。

  “当时看她黑黑的、瘦瘦的、小小的,但眼睛很亮……”初次见面,佳佳就很自然地喊出了“妈妈”,她还说:“我从来没有感受到过妈妈的爱,妈妈你对我太好了!”

  尽管已有两个女儿,可佳佳的话还是让王昊心头一颤,心里便多了一份牵挂和温暖。

  佳佳刚出生几个月母亲就离家,后来爸爸也因病去世,她跟哥哥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佳佳学习成绩极好,还是班长,虽然当时才9岁,却已经能干好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

  一声妈妈,一份牵挂

  结对后,两人经常微信聊天,王昊送给佳佳文言文书籍,给她留“作业”。只要是过节,佳佳一次不落地送“妈妈”祝福。特别是母亲节发来的“祝妈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的问候,让王昊的心都化了,她说那是她接到的最好的母亲节礼物——来自“女儿”的惦念。王昊对这个“女儿”也越来越上心,检查课文背没背,叮嘱作业要认真做,秋天就买好了冬天的羽绒服,给她讲“你无法选择命运,但可以好好读书改变命运”这样的人生道理。

  “妈妈,我又得奖状了,这回我有13个奖状啦!”佳佳报喜,王昊跟着一起高兴。

  “妈妈,我分下来了,期末语文92.5,数学95,英语100,我考得不好。”电话这头,王昊语气温柔地安抚劝慰。

  “妈妈,我想你了,啥时来看我?”王昊总是很享受这种“被需要”。

  渐渐地,王昊也习惯了用“妈妈说”“妈妈告诉你”来跟佳佳对话,“白海豚爱心妈妈”的责任,悄然地变成了自然的情感牵挂。

  一声妈妈,一份使命

  今年3月11日,佳佳生日的前一天,王昊买了蛋糕、新衣服去看她,还专门去学校向校长介绍自己就是佳佳的“妈妈”。佳佳吃到了生日蛋糕,度过了她第一个像样的生日。

  5月29日,葫芦岛市检察院开展“关爱救助儿童”“六一”开放日活动,王昊专门把“女儿”接来,向参加活动的民政、教育、公益组织工作人员介绍了佳佳的情况,为她争取助学金。作为“小小法治宣传员”代表,佳佳还上台发言。活动结束后,王昊带着她参观晴天未检工作室和未检办案区,赠送法治书籍、玩偶,叮嘱她做好法治宣传员。王昊还专门给佳佳订了爱吃的美食,佳佳吃得香极了。

  7月30日再次去看佳佳时,王昊把大女儿也带了去。两个孩子一见如故,一起读书、数奖状、逛菜园,以“小小法治宣传员”的身份一起走街串巷做法律宣传。离别时,佳佳挽留:“姐姐住下吧!”那甜劲儿就像亲姐妹似的。王昊临走的时候,佳佳再次唱起《萱花草》,这首初遇时集体合唱的歌,此刻专为“妈妈”而唱。

  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亲密,从一句生涩的“妈妈”到自然而然的依赖,王昊用温暖填补了佳佳生命中的空缺,而佳佳的成长和感恩,也让这位检察官妈妈关爱未成年人之心更加坚定。“这个孩子让我明白,未检工作不仅是办案,更是用爱去修补那些破碎的童年。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爱,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成为那束照亮他们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