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保,沈阳车滴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工会委员、车滴雷锋车队货运司机。他扎根公益一线,用车轮丈量城市温度,2024年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匠人之心书写着新时代货车司机的责任与担当。
·闪光点·
他是车轮上的“安全守护者”,每次出车前必做全车检查,让百万公里行程零差错;他是街巷里的“流动暖阳”,在爱心送考时备好晕车药与向日葵,社区送水时他温暖了孤寡老人的心;他是同事口中的“万能大哥”,把雷锋精神融进每一次方向盘的转动。
王保(左)
4月7日,刚从西安风尘仆仆赶回沈阳的王保顾不上旅途的疲惫,便仔细查看着轮胎纹路,手指轻轻敲打着轮毂,口中喃喃:“我们这儿昼夜温差大,足有十五度呢,得常检查胎压……”这位在货运路上奔忙了三十载的“车轮上的暖心工匠”,正迎着春风俯下身去,让每个即将启程的日子,都沾满职业温度的暖意。
百万公里的“安全密码”
在王保的驾驶室座椅后背布袋里,珍藏着一本笔记本,宛如一部珍贵的行车宝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次出车的详细信息:哪条路线顺畅无阻,哪条路线平坦舒适,哪条路线坡多曲折……每次出车前,检查轮胎、传动轴,查看底盘是否漏油,测试刹车是否灵敏,倾听车辆运转声音是否异常,皆是他的“规定动作”。
王保笑言:“我每次出门,行程五六千公里是家常便饭,所以回来后,大半天时间都花在保养车辆、给车换油上。把车收拾得妥妥当当,停在车库,满心期待着下一次‘出征’。”如今陪伴他的这台货车,已与他携手走过10年岁月,行驶里程高达845800多公里,连灭火器都更换了20多个。
“第一次跟车跑秦岭,团雾突然涌上来,能见度不到5米。”谈及往昔惊险,王保摩挲着方向盘回忆着,掌心的纹路里嵌着经年累月的机油渍,“当时全靠耳朵听轮胎碾过水洼的节奏,脚底下跟着路面震动打拍子——车是有脾气的,你懂它,它才不会撂挑子。”
别人仅仅把开车视作一份普通工作,王保却截然不同,他深情回忆:“我14岁时,就对车一见钟情,对车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亲近。”
公司转制那年,许多司机纷纷选择离去,而他却一头扎进维修车间,双手沾满油污却甘之如饴。
车厢里的“温暖刻度”
每年中考期间,王保都驾驶着车滴雷锋车队的白色轿车踏上爱心送考之路。车头醒目地绑着寓意“一举夺魁”的向日葵,后座贴心备着2B铅笔、矿泉水,座椅旁的格子袋,里面藿香正气水、薄荷糖等物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这些暖心细节,早已深深镌刻进车轮的每一圈轨迹。
长青社区的李阿姨因腿脚不好,生活诸多不便。去年深秋,家中突然停水,老人对着空水桶心急如焚时,王保和队友及时出现,搬来4桶15升的矿泉水。“阿姨,您上下楼不方便,要是这些水不够,您尽管开口,我们马上再送。”自那以后,只要不出车,王保总会抽空前往社区看望孤寡老人,帮忙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王保家那栋楼的二楼住着一位80多岁的大姨,每次看到大姨拄着拐杖艰难拿米、拿油,王保总会默默上前帮忙,将物品送到家中后,又悄然离去。“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就像给车胎补气,能让人心里特别踏实。”
反光镜里的“星河长明”
每次驾驶雷锋车队的车外出做公益,王保总是打头阵,行驶在最前方。从后视镜望去,整支雷锋车队的车灯依次亮起,宛如一串流动的璀璨星河,照亮前行之路。
寒冬时节,为孤寡老人送年货,他踩着厚厚的积雪搬运,一步一步爬上六楼,后背“雷锋车队”的标识被汗水浸湿,晕染成了最温暖的印记。他总是谦逊地说自己只是个平凡普通的司机,可那些受助的人们心里清楚——这双紧握方向盘的手,托起的不仅是一件件货物,更是一个时代里熠熠生辉、永不褪色的善意。
暮色笼罩大地,王保发动车子,车尾“雷锋车队”的标识在公路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光带,宛如希望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