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天平温度她用心用情传递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丁芊文 本报驻本溪记者 刘妍 | 发布时间: 2025-02-11 08:09

  ·个人简介·

  赵丹阳,1981年11月出生,现任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曾获“全国模范法官”“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


  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有温度的天平。这份温度需要法官用心、用情传递给人民群众。

  ——赵丹阳

赵丹阳

  承办民商事一、二审案件1600余件,连续多年成为本溪中院案件受理数、结案数最多,审限内结案率最高的法官,无瑕疵案件、无错案——这是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16年的赵丹阳交出的成绩单。  

  用专业厘清复杂

  多年来,赵丹阳始终秉持“用匠心打磨精品案件”的理念,悉心研究、耐心应对、谨慎处理每一件案件。面对纷繁复杂的案情,赵丹阳能够迅速找准法律关系、扣牢争议焦点、理清审理思路,在推进法治进程的轨道上助力破解社会难题。

  在受理代某诉河北某时代公司因在某网络平台购买笔记本电脑而引发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诉讼时,面对代某对法院的不信任,赵丹阳耐心接待,认真解答,并积极引导,慢慢消除了代某的对抗情绪,顺利开庭。

  对双方当事人提供的大量专业性证据材料,赵丹阳利用大量时间逐一核对,并查阅相关资料帮助认定事实。最终,作出河北某时代公司在出售笔记本电脑的过程中,存在对代某进行错误引导,对涉及笔记本电脑的重要参数作了隐瞒,构成欺诈的认定,判令该公司对作为消费者的代某作出相应赔偿。

  用匠心打磨案件

  “执法公正 心系百姓”,这是桓仁满族自治县某村全体村民送给赵丹阳的牌匾上的题词。这八个字既承载着群众对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期盼与信任,也表达了群众对法官工作的鼓励与认可。

  原来,某村村民和承包人因对林地补偿款分配有争议而诉至法院。二审阶段,双方当事人均提交了大量的新证据。赵丹阳认真细致地翻阅证据,详细了解案情,全面梳理案件要点,同时查阅了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系列文件,掌握了农村林地补偿相关处理原则的演变和精神。考虑到该案涉及金额大,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她不仅悉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更深入浅出地释法明理,让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法律关系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赢得双方的共鸣与信任。

  最终,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判决既依照法律法规让村民获得了应得的补偿款,也使陈某等人承包期剩余期限未得利益获得相应的补偿,维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实现了一案双赢。

  用温暖调和矛盾

  赵丹阳十分注重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她所处理的案件,当事人中有因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的商事主体,有索要拖欠工资处处碰壁的农民工,有被不当治疗贻误治疗时机却没有收到赔偿款的残疾人,有维权心切却诉错对象的购房人,有因婚姻破裂对一双儿女抚养权争执不下的小夫妻……处理这些案件时,赵丹阳以“如我在诉”的温暖调和矛盾,既维护了当事人的权益,也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温度。

  2024年年末的一天,赵丹阳收到一个充满温度的短信:“我代表去世的父亲及家人郑重感谢您,感谢您的担当、魄力与勇气,再次感谢您及参与到这次判决中的法官们,为你们祈福!”这是一起生命权纠纷案中涉事已故当事人的儿子对赵丹阳质朴而真切的谢意。赵丹阳在案件审理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法准确认定责任比例,判决结果不仅保障了已故当事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更是给了他们失去亲人的精神抚慰。看着发来的短信,赵丹阳仿佛看到了这位儿子与他的母亲善意而温暖的微笑。

  采访中,赵丹阳说:“法官这个职业让我能够保持不断学习的热情,从青涩到不惑,热爱不减,初心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