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传奇法治人物王力成


他一生充满着传奇。《新华社内参》无数次出现他的名字,称他为“著名法律学者”。
他拒绝接受任何授予他的名誉,拒绝一切赋予他的称号,在法治领域,他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他曾拒绝所有媒体的采访,深居简出,沉默得像一块石头,他就是曾经从事过教育、法律工作的传奇人物王力成。
记者对他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的“卧底”跟踪采访,获得了极其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题记
王力成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者,一个在辽河岸边黑土地上长大的农民,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党员。
艰苦的劳动铸就了他的钢筋铁骨,他至今尚能自己驾车往返于北京—沈阳之间,甚至独自开车800余公里直达保定、大庆、淄博等地。
他博览群书,功底深厚,造诣非凡,接触过无数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许多教授都尊称他为“老师”。
他撰写文章不用手稿,不需秘书或者助理的帮助即能成文。十指抚键,“哒哒”作响,如行云流水,俨似大小珍珠落玉盘。
他蹲过两次监狱,进过七次牛棚,由国家司法部特批授予他律师资格,省委政法委专门以[1985]5号文件的形式决定为他平反昭雪,落实政策。他在博客上调侃自己:“辽河岸边抓过鳖,闾山脚下爬过坡,逃进深山成魍鬼,做过野人垒过窝。”
儒风绳律彰法骨
只要在计算机上敲打“王力成”的名字,红彤彤一片落入眼底。
他亲身经历的“台安律师案”被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大事记》。
他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瞭望》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新闻周刊》等数不清的中外媒体都报道过他,然而所有媒体记者提出对他采访时几乎都遭到他的拒绝。
他拒绝过金钱的诱惑,谢绝过数不清的“领导提拔”,就是七十多岁时也婉拒担任某市法学会名誉会长的请求。
他公开发表过无以计数的作品,《一篇未曾发表的辩护词》《太阳广场招商记》等文章让人耳熟能详。
他走红网络,所有文章无一不是“正能量”,他撰写的《苍白的抵抗》《一个村长和他的市委书记》等反腐力作让人口口相传,国内几乎无人不晓他在反腐斗争第一线的影响。
记者有幸读过王力成的一本准备出版送审的样书《刀尖上的辩护》。该书以详实的史料为根据,全面将全国人大用将近五年的时间监督纠正的“台安律师案”予以披露,作品以恢弘的社会背景,跌宕起伏的事实情节,对每一个情节都进行哲理上的思考,为读者展现出中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激励人们去努力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努力去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保证在每一个案件中都体现公平正义”。
他为各级人民政府出具过无数份的法律意见,所有意见无一不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他应中国法学会一位秘书长的请求,针对中国法学会出具过《法律意见书》,该意见书曾经在中国法学会引起轰动。
他为省人民政府出具过《关于在海南省建设新盈渔港是否可行的调查报告》,为黑山县委出具过《关于国家转移支付的财政拨款是否被挪用的调查报告》,为他的家乡台安县人民政府出具的论证意见更是数不胜数。
他的政府顾问工作取得的成绩,正如台安县人民政府在1998年3月1日给上级的报告中评价的那样,“王力成同志在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期间,为我县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工作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耻为婉媚真铁骨
王力成不惧权威,挑战黑恶势力,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
他拒绝过数不清的丰厚邀请,车子、票子、房子无一能让他心动,来自社会公共名誉的授予无一不遭到他的坚决拒绝。有人这样评价他:“了解王力成的人都会说,他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王力成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去座谈,去讨论重特大案件,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是他经常出入的学府。
2011年4月10日,他受邀在全国节能减排报告会上的发言,博得了与会者的喝彩。他对无数的重大案件提出过处理意见,很多被司法机关所接受。
王力成在全国的司法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称他为老师的法官、检察官数不胜数。他们经常围拢在他的身边就法制建设和疑难案件的处理进行讨论,凡是接触过他的法官、检察官无不被他严肃认真的精神所感染,文雅亲和的态度所吸引,科学准确的论断所折服,都说他是一位功底深厚的好学者,受人尊敬的好老师,都称呼他为“老爷子”“王老”。
有人送给他一幅字画,上书《刀尖上的辩护士》,也有人在他70岁寿辰时给他书写了一副贺联,上书“怒斥群顽铁骨铮铮荡妄论,高风亮节爱民如子恤民情”,而他并不像常人那样将这些誉美之词悬于中堂之上,而是全部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朗月金阳照侠骨
王力成的朋友遍天下,学生桃李满园。
他对待朋友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即使面对穷凶极恶的被告人也是平等对待。
他经常用一段话形容人的一生:“我们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公平的排序没有先后,如何走完自己的人生路都要靠自己去选择。有的不守规矩急于冲刺,有的认真思考似有蹉跎,有的生命短暂,有的生命长远,相互搀扶,相互照顾,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彼此相依才是最重要的。”
王力成为无数蒙冤者呐喊,某非法拆迁事件,他奔走呐喊,终使多名贪腐人员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他从来不拿原则做交易,办事讲规矩、讲法律、讲程序。
王力成为了接济一些贫困的老百姓带头募捐,时时刻刻叮嘱有合法诉求的老百姓,“一定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王力成的行为受百姓的肯定,也遭到黑恶势力的疯狂报复,他经常接到威胁的电话,面对威胁他毫不退步。
自出机杼显风骨
王力成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他热爱的中国共产党,交给了培养教育他的人民。
早在20多年前,他就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加强,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解决腐败等问题。”
20多年前对中国共产党前景的展望,完全应验了20多年后的中国现实。今年的4月10日,王力成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就他晚年的退休工资如何处理的问题征求全家人的意见。
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对不起你们,特别是你们小的时候跟我流离颠沛,20多年我没让你们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你们的工作与生活甚至身心健康都受到影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尤其是老伴为了我担惊受怕几十年,几乎精神失常,我蹲牛棚时她就送了186天饭罐子。特别是我二次入狱以后,迫使她不得不几年往返于北京与鞍山之间。
“我老了,金钱与物质对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我一生的追求你们都知道,我的担心你们也知道,就是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没有人在我的墓碑上指指点点,能够有人给我献上一束鲜花,哪怕为我祷告几句我就心满意足了。
“你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不低人一等,社会给予你们与他人平等的竞争条件,你们都有条件自食其力,我们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相比,差别可谓是天堂与地狱。
“你们不需要我的资助,不需要接受我的遗产,我也没有什么遗产可以继承,你们继承的应该是我们的家风,你们缺少的是我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古人云‘留下万贯家财,不如留下金玉良言’,我的话你们应该明白了。
“我去过多处中国最贫困的地方,在离云南丽江仅仅不到30公里的玉龙雪山,我跟几个游客亲眼见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在大山深处一座四处透风低矮的木板房里守着一盆火,照顾一个三四岁的弟弟。她用木棍翻烤一根红薯,嘴里不停地说话哄弟弟,‘爸爸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你听姐姐的话,吃完该睡觉了。’我见到后情不自禁地跟你们妈妈分别抱起来两个孩子,掏出兜里所有的钱给了她,结果小女孩的一句话让我彻底地改变了我的看法,我抱起来的小女孩腼腆而又瑟瑟地对我说‘我不要,弟弟也不要,妈妈跟我说过不要别人的东西,我长大了也会有好多的钱,也会有好多好吃的。’小女孩的话让我重新去认识现实与本性的关系,重新认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你们的骨子里应该有我给予你们原始的东西。
“我的话你们也都听明白了,我晚年的工资都要捐献给我们的家乡,具体要捐给台安县委组织部用于党员干部的理想和信念教育。”
他的意见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通过。
4月10日,王力成向中共台安县委提出捐献退休工资的申请。
他在《缴纳特殊党费申请书》中写道:
“我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对我的培养教育,多年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上的严重缺失,影响了我们队伍的思想与组织建设。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曾经以书面形式向台安县委表达过将自己的退休工资捐献给组织的想法。而今我说话算数,绝不食言,我已经征得我全家人的同意,将我的全部退休工资以特殊党费的形式捐献给台安县委组织部,专门用于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与信念教育。”
他的行动引起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领导的强烈震撼,他以特殊党费的形式将工资捐献组织,用于对党员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是深刻的。
台安县委常务副书记范云明对记者说:“王老的行为让我们很受触动,确实非常了不起,我们对他的过去近期才有所了解,才渐渐地知道他的贡献,也逐渐知道了他的影响力,我们一定要对他捐献工资作党费的事迹予以高度地重视。”
自是君身有仙骨
而今的王力成依然沉默得像一块石头,依然奋战在中国法治建设的第一线。
记者有幸读过他一篇尚未发表的短文,短文概括了他的思想境界。
短文写道:
我不喜欢将自己像原材料一样交给别人加工成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这些都是缘于我对自己历史的格外珍惜。
我喜欢自由的表达来自灵魂的释放,讨厌哗众取宠应时应景地慷慨陈词。
我长的是傲骨,不是媚骨,不是软骨,不缺钙。
自由是一股任意流淌的涓涓小溪,而不是被人工开凿浇灌他人田园的沟渠。
我无力改变客观环境的存在,但是我能约束自己不去见利忘义,沽名钓誉。
艰苦的一生拓宽了我的心境,让我容得下伤痛,容得下悲哀,容得下对我的迫害。
苦难只能犁开了我的心脏,但是改变不了我心血的颜色。
我那些令人心惊肉跳的过去改变不了我的灵魂,只能让我对我的信仰更加忠贞。
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无论多么惊心动魄的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只不过是一朵转瞬即逝的浪花。
思考源于经历,而不是结局,所有结局都不是思考的根据。
鲜有“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的关云长。
鲜有“人遗子孙以钱财,我遗子孙以清白”的徐修仁。
“行于德,动于源,质有所现”才是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真实体现。
牢记:“人情得足,苦于放纵,快须臾之欲,忘慎罚之义,惟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几十年的思考让我明白了斗争赢不了天下太平。我不相信命运,但是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就是讲点良心,最忌讳的东西就是擅权、敛财、沉于色。
唯有良心是一串跳动的音符,能奏响心中的乐章。
唯有良心才是一束点燃心灵的烛光,能照耀行善者美丽的天堂。
我很幸福,也很高兴,只是因为我讲良心,也可能是因为我本性善良。
王力成让记者领悟到所谓传奇,只不过是一个人对自己一言一行的负责任,是一个人道德与品质的长期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