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怀有绿色情结的山林守护者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董楠/文 记者 孙程超/摄 | 发布时间: 2017-07-14 09:01
记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王维顺



王维顺在清点原木
 
  “这片青山是祖宗留下来的,涵养着四乡百姓,守不住林子,我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说这句话的人就是今年41岁的抚顺市森林公安局办公室主任,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的王维顺。
  王维顺生在大山里,长在大山里,他从小就有一份绿色情结,能够成为一名森林警察更是他儿时的梦想。2003年,王维顺怀揣着这份绿色情结通过了公务员考试正式成为了一名森林警察,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2010年成为了抚顺县森林公安局城郊森林派出所所长。在此后的5年中,他投身于4万公顷的山林中,耐住了重重大山里的寂寞,顶住了恶势力的威胁,带领全所民警查处各类森林案件526起,处理了573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1700余万元。
 
  战功背后是迎难而上
 
  王维顺在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获得了多项荣誉。他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荣记“二等功”一次,被省森林公安局评为全省森林公安系统“破案能手”,在省委组织部主办的中华先锋网上评选中被评为“模范人民公仆”等。
  在他的带领下,抚顺县森林公安局城郊森林派出所先后荣获了“全国森林公安系统优秀基层单位”“集体三等功”“集体二等功”等多项荣誉,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该所还在2015年7月被公安部评为了“一级达标派出所”,而在这些赫赫战功的背后都是王维顺无数次的迎难而上。
  王维顺刚上任该所所长时,正值盗伐林木猖獗的高峰,刹住这股歪风是他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为此,他带领民警开车转遍了七沟八梁,循着雪地上盗运原木车辆留下的车辙钻进深山老林,查明一处处只留下树桩的现场,然后在寒风刺骨的夜晚蹲守在出山的必经之路,待到装满盗伐原木的车辆下山时,他们果断出击,接连打掉了11个惯盗团伙,缴获原木2600多立方米。
 
  身先士卒的带头人
 
  2012年,铁矿石价格飙升,王维顺管辖区内非法采矿成风,30多家注册的采矿企业纷纷超界采挖。与此同时,辖区内全无采矿手续的非法采矿点也多达百余个。面对此种情况,该派出所既要打击乱砍乱伐,更要制止滥采,辖区内的治安工作压力剧增。
  面对困难,王维顺挺直了腰杆,他坚信邪不压正。那一年,他带领3名民警扣押了40多台大型施工机械,罚款120多万元。
  在执法过程中,王维顺常遇到一种情况。那就是虽然包抄了非法采矿点,但施工的人却跑了,派出所想雇司机来开走扣押的挖沟机和铲车,但慑于非法采矿老板的淫威,给多少钱都没人敢来。无奈,王维顺只得自己爬上驾驶室开车。机械庞大,山坡起伏,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危险,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从那以后,王维顺下了决心,带着民警学开工程机械车。现在,无论是挖沟机、铲车,还是巨型自卸卡车,他们都能操作自如。
 
  心底无私拒绝腐蚀
 
  人们常说:“在山区,想要发财只有两条道,一是林子,二是矿石。”而王维顺则成为了想靠这两条道发财的人不可逾越的坎儿。所以,想“算计”他的人也日渐增多,既有威胁恐吓的,也有以金钱利诱的,其中有的人想给他送干股,有的人想直接给他送钱。可是无论面对哪种威逼利诱,他都是一身正气,软硬不吃,让心怀鬼胎的人碰了一鼻子灰。
  2013年的一天,一个要开矿的人找到他,一进门直接把10万一捆的3捆百元大钞和一把弹簧刀拍在了他桌上,并说道:“兄弟初来乍到,想交个朋友。我只干两个月,期限一到,我自动走人,你家在哪住,孩子在哪上学,我都知道。”见此情形,王维顺并没有畏惧,而是平静地说:“这种事我见多了,收了你的钱,我这个所长就干不下去了,你还是少来社会上的这套把戏!这把刀我收下了,以后别玩这个,他能伤了别人,也能伤了你自己。”
  在王维顺经办的案件中,曾有很多人找他说情,其中不乏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但他都不为所动。他常说:“老百姓砍了几棵树,我要处罚。他们毁了几百棵树,我视而不见。这样的事情天理不容!”
  5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如今的王维顺虽然因组织需要调离了原工作岗位,但他对这片大山和林地仍充满着无尽的感情。只要有机会,他即使绕路也会回到所里看看。“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守护这一片片的青山,我一定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作出更多的贡献。”王维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