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片警老田特能“唠”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李璐瑜 驻营口记者 齐岚 | 发布时间: 2024-03-28 08:38

  田友谊,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现任营口市公安局站前分局建设派出所社区民警。2012年被营口市委、市政府评为“雷锋式政法干警”,2014年被营口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5年被营口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20年被营口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微信图片_20240327124201

  “田友谊”这3个字,是营口公安基层警务最闪亮的品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田”。

  4月30日,是老民警田友谊的60岁生日,这意味着他已经进入退休倒计时。

  平凡了一辈子的田友谊以“老黄牛”式的工作作风,25年来,赢得了社区百姓深深的认可,他的办公室每日人流如织,“只要老田在,没有调不成的矛盾,也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我们老百姓就是喜欢跟他唠家常……”

  草木情深 见证千头万绪

  1999年,田友谊从部队转业到营口市公安局工作,2003年,他主动报名下派到站前分局担任社区民警。他个头不高,一脸的诚实敦厚,操着外地口音的他处处将辖区群众当亲人。

  田友谊经常下街走访,25年间,东新社区的77栋居民楼,他已不知走了多少遍。

  “辖区的群众都认识我,我也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辖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见证了田友谊和群众之间的情谊,见证了他对派出所工作的感情。

  田友谊常说:“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是公安工作的最前沿,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

  为了强化基础工作,夯实社区安全防范的群众基础,他积极探索社区警务工作新模式和新方法,组织发动社区工作者及义务巡逻队员进行巡逻防范工作,实现了辖区人口底数清、情况明。

  同时,他还根据辖区居民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宣传方案。在“五个一”活动中,他把社区治安防范的重点部位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脚下生风 摸清社区图谱

  田友谊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楼房的门牌号和户口簿的地址不一致,正常的邮政信件没法投,居民上户口办身份证都有麻烦,有的楼房和平房相关资料也不全,田友谊决定就从此下手,一户一户地走,一个人一个人地核对,田友谊不分昼夜地楼上楼下走,自行车修了坏坏了修,走坏了两双鞋!最终摸清了人户不一致的有510户,为300多人办理了暂住证。

  日常工作中,他牢固树立“为民爱民”工作理念,在采集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次,山东聊城警方来营口查两名逃犯,田友谊看到照片后眼睛一亮!“这两个人是我们社区的暂住人口,我带你们抓去!”……还有一次,一名男青年找到他要办暂住证,田友谊看了看,说:“行,你先等一下。”通过比对,此人正是葫芦岛警方缉拿的逃犯。

  这看似巧合,其实都是他长期注重基础信息的采集和积累。

  一言一行 彰显公平正义

  去年11月,田友谊在巡逻中发现辖区居民董某因家中煤气阀门问题与租房人孙某闹了好几天矛盾,社区工作人员调解几次都没劝好。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4个小时终于化解了矛盾。

  “现在群众遇到困难都直接给我打电话,我也是24小时随叫随到,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久而久之,老田的电话就成了东新社区的“110”。  

  田友谊说:“社区民警这个岗位就好比公安大厦的地基,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建起高楼大厦。我见证了警服由‘橄榄绿’到‘藏青蓝’,一个人能力有大有小,但干事不能分大小,就算干一天也不能糊弄,得对得起咱穿的这身警服!”

  田友谊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公安事业,献给了老百姓。如今,老田快退休了,但是他一如既往不曾停歇,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