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责任感,有人曾问张睿,是什么让你如此忘我地投入这份工作?
她说:“我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胸前的检徽,对得起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做一件事情,就要踏实认真地把它做好。”

昏暗的走廊,“安全出口”指示牌发出的墨绿色的光格外显眼,在空旷的走廊尽头,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检察院1802办公室里的灯仍未熄灭。推开门,穿着藏蓝色检察官制服的姑娘在电脑前认真敲字,电脑屏幕WORD文档映照在她脸上,桌上则铺满各种文件材料。
记者的到访似乎并没有打断她,她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记者很好奇,她是如何做到凝心静思,不受外界打扰的?她的回答是两个字——专注。
在工作中,她以“即时、立刻、马上”的作风,练就了“两耳不闻身边事,一心只想写材料”的本领,如果她沉浸在材料创作中,想要唤醒她是要通过轻拍肩头这种“亲密接触”才能奏效的。
她是谁?工作起来如此专注认真的她就是该院综合科的张睿。说到她,院里同事都竖大拇指:“这姑娘优点太多了……”
“她经常是院里最后一个走的,加班加点是常态。”
“我们跟她一起拼车下班回旅顺,她经常让我们先走,写完材料了再自己打车回家。”
“她一天没有闲的时候,要不就是在写材料,要不就是在看材料,准备写材料。”
“她工作的时候要是接到家里的电话,直接就说‘我在忙,回头再说’,然后马上转身去工作。”
这是同事们关于张睿的小语录,自从她到综合科工作以后,工作方案、简报、领导讲话等大大小小的材料基本都出自她的手笔。她以过硬的政治理论功底,形成扎实文字内容,她撰写的文章多次被上级院及各大媒体转载、刊发。
在张睿看来,文字是有力量、有生命的,每一段用语,每一个措辞,甚至每一个标点都有着它重要的使命和深远的意义。文字工作者虽然永远居于幕后,但是却可以使检察工作在为人民服务的舞台上更有表现力,更有感染力,于是她挖空心思地“咬文嚼字”,甚至有些“吹毛求疵”。
完成了工作之后,张睿关掉电脑,身子有些微晃,眼皮有些发烫,老公和儿子一起发烧,下午就在医院打吊瓶了,而她知道后却依然把时间和心思交给了需要紧急处理的材料。
“责任感”不只体现在实践工作中,张睿还以强烈的大局意识在更深远的层面上诠释着这个词。
在员额检察官报名期间,她是完全符合报名条件的,她也是完全可以竞争员额岗位的,但是,她却两次放弃报名的机会,为什么?
她只淡淡地说:“员额检察官的职责是神圣而重大的,而我资历尚浅,还需要再积累、再磨练。把机会让给更有能力的同事吧。”这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的谦逊与豁达。
张睿的心中不只装着检察事业,还把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留给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她定期捐款,定期看望,尽最大的努力让那些孩子们露出花一般的笑容。她的这种心怀大局、心怀社会的责任感令人肃然起敬。
下班点已经过了,滴滴快车在楼下等她了,她整理完桌面,打印好明天早上需要上报的材料,走出大厅,按下了电梯下行键。
她的身后,“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大字和灯光照射下的检徽在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