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然而,命运的转机,却让张中华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从工程师到检察官,是两个相去甚远、大相径庭的角色,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华丽精彩的转身呢?
精准把握法律要义,处理案件不枉不纵,热忱维护百姓利益,执法为民不离不弃,是贯穿他二十年检察官之路的主要痕迹。

张中华,现任营口市站前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侦查二科科长。1995年,检察机关增编补员,张中华考入该院,铺陈出一条由公诉科书记员、助检员、检察员、侦查监督科副科长、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等岗位的人生曲线。
勤奋 奠定履行职责的基础
对于张中华来说,走出工厂大门去做检察官,是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挑战,自己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这份工作呢?答案只有一个:学习!
良好的工作环境再加上自己的认真努力,他很快就适应了检察官工作,也成功完成了一个工程师向检察官的转身。经年累月,他从一个检察工作的“门外汉”成为了“行家里手”。
2001年,张中华在侦查监督科任副科长,在办理相某涉嫌诈骗案时,他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提出了不批准逮捕意见。这个案件涉案数额巨大,当事人在进行法律咨询时,营口市一很有名气的律师认为是诈骗犯罪,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提请批准逮捕。张中华经过全面审查并核实了主要证据,实地查看了涉案财物情况后,认为书证显示的案件发生发展过程以及证人证明的事实,都不足以证明相某有诈骗犯罪事实,他认为本案主要是由于当事人双方在经济活动中缺少沟通产生了误解,且律师和公安机关则过多倾听一方当事人的陈述,没有仔细分析书证和其他证据导致了判断错误。
在此案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公安机关又提出了复议、复核,上级检察院维持了不批捕决定,最终避免了一起错案发生。
正是这份严谨,让张中华在工作中做到了最大限度的细心、缜密,在他的理念中,严谨可以让犯罪嫌疑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也能让一个公民得到应有的尊重。
责任 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2013年,张中华被安排担任了院里反渎职侵权局侦查二科科长,由于人员不够,院里只给侦查二科配备了两个人。只有他和一名女同志组成的反渎局侦查二科,担负着重要的渎职侦查工作。在他的敬业精神支撑下,侦查二科圆满完成了院里下达的各项任务。
多年的检察工作,让张中华始终将“责任”二字印刻在脑海中,无论是检察官的责任、科长的责任、案件承办人的责任,他都始终牢记,唯有把责任放在心间,才能无愧检察官的使命。
2014年夏天,年龄越来越大的张中华患上了腰椎病,椎管狭窄导致从腰部开始疼到腿部,脊椎严重侧弯,这种病每走一步都是一种煎熬,面对摆在眼前的工作,张中华尽量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把工作放在首位,同事们从没听过他提起苦和累,大家关心他:“你是老同志了,要注意身体,生病了就请假回家养病得了,让你科的小同志接手你的案件就行啦。”每每这时他都说:“我会注意身体,只要能坚持,就得把工作做好。”
如今年过半百的张中华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常说,工作的阅历带给了自己很多经验,现在正是自己传帮带的时候,他应该把这份责任带给更多的年轻人。
自律 保持清正廉洁的根本
检察官的工作,要求严谨但无需刻板,张中华为人随和,愿意尽其所能帮助别人,与同事相处得都非常融洽,然而他始终牢记检察官的职责纪律,坚守着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的原则,无论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中,他初衷不改,多年的坚持,他的这种做事原则已经被周围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在某些人的眼里,张中华的生活轨迹显得过于简单,有很多人问他,你从家到单位,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不觉得单调乏味吗?张中华这样巧妙地回答:“体育节目虽然相似,但却都与以往有不同的新内容,也有其意想不到的吸引力。”
还有人问他:“不高的工资收入你不觉得生活太清苦吗?”他说:“我家的收入水平和我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差不多,不能算清苦,而且,这份清苦让自己和家人心安。”
手记:“工程师”的记忆早已遥远,与“检察官”相伴的历程,张中华一直把“用心”二字放在工作最显眼的位置,在这份职业中,他书写的不是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迹,而是由勤奋、朴实、正直、谦虚、诚恳的品格描绘出的“检察官”底色,张中华一直用他特有的才学和踏实,诠释着一名基层老检察官的为民情怀和正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