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一张全家福 警心永相续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杨清林 石健/文 记者 赵敬东/摄 | 发布时间: 2017-02-15 10:04
  编者按
 
  家风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近日,本报特别推出寻找全省政法系统最美家风系列报道,向广大政法系统的工作者征集与家风、家训、家规有关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细微的正能量,推动家庭、社会向好向善。
 
  这是一张期待已久的全家福,在普通人看起来是一张普通的全家福照片,但却意义非凡,这张照片不仅仅承载警察儿女们对父亲三十余载的思念,更彰显了一位母亲、一位警嫂的大爱深沉。



特殊的全家福
 
  这是一个警察之家的故事
 
  在“辽宁好人”2016年度盛典上有这样一段话是来描述郭志芹妈妈的:
 
  作为母亲
  你辛苦得让苍天落泪
  身为警嫂
  你坚强得令家国钦佩
  只为信念而生
  不向命运下跪
  这是你一生最完美的精神写照
  这也是一个警察世家的传递
  你就是一个家
 
  她用大半辈子守护警察之家
 
  郭志芹妈妈是营口市公安局革命烈士胡昌茂的遗孀。今年八十岁了,她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老胡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警察世家。郭妈妈把一生都献给了人民公安事业,献给了警营。
 
  郭志芹的丈夫胡昌茂是1982年12月8日牺牲的,时任大石桥市公安局交通大队队长。那天晚上6点30分,胡昌茂接到了单位打来的电话,说有任务让他马上到单位,出门前,他回头看了一眼做完大手术刚刚出院的郭志芹,帮她掖了一下被角,便匆匆离开了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去,竟成了他们之间的诀别。
  郭志芹后来得知,胡昌茂与两名歹徒搏斗,身中28刀,壮烈牺牲。
  家里没了顶梁柱的日子是极其艰辛的。大病初愈的郭志芹身体非常虚弱,加上失去亲人的打击,她一病不起,郭志芹呆呆地坐在门口,一遍遍抚摸着胡昌茂留下的警服,不说也不哭,在4个孩子哭天抢地的喊声中,郭志芹一下子清醒了,她猛地擦干眼泪,告诉孩子们:“你爸没死,他在天上看着我们呢,以后咱们谁也不许哭!你们是英雄的孩子,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
  那时候的郭志芹每个月只有47块钱的工资支撑着这个家,家里困难,她就带着孩子们捡菜叶……好的菜叶晒成干菜,弄点咸盐水,蘸点大葱就是一顿。二女儿胡小燕看妈妈实在太累了,小学还没毕业就偷着辍学了,上养鸡场当上了童工。晚上,郭妈妈看见孩子裂着大口子的小手,她哭了。
  两年后,杀害胡昌茂的犯罪嫌疑人又在吉林省梅河口市抢劫,被当地警方当场击毙。这一年,胡昌茂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就这样冬去春来,35年过去了,郭妈妈的大儿子、大女儿、二儿子都当上了警察,二女儿和郭妈妈一样成为了一名警嫂,郭妈妈的两个女婿也是警察,老胡家的孩子们都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努力完成着父亲未尽的事业。
  郭志芹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但她却用自己单薄的臂膀肩负起千钧重担,独自用女性的坚韧、执着的信念,完成着丈夫的责任与夙愿。
  2016年5月,郭志芹一家在全国妇联2016全国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中成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并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的称号。
 
  讲述:薪火相传 守望无悔
 
  胡盛丰是郭志芹最小的儿子,今年43岁了,在营口市公安局负责出入境管理方面的工作。谈起家庭,他的神情充满了骄傲。
 
  儿子眼中的父亲
 
  父亲牺牲的时候,我9岁。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把我送到了北京的一所小学读书。在北京,我住在父亲一个战友的亲戚家里,每个月,母亲都会将生活费汇过去。那时,家里的生活很困难,母亲是一名教师,每个月不到50元的工资,养活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人。
  我走的时候,母亲身体虚弱,躺在床上。我心里挺难过,可是也不会说什么,就那么跟着大人走了。我就读的那所小学名叫培英小学,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学校。我在那里读了一年书,又回到了老家大石桥,因为身体不好,总生病,读不下去了。
  我对父亲最深的印象就是那时他特别忙。他的单位离家不远,我记得我还经常自己去他单位找他。但是他在家里的时间非常有限。过年过节从不在家,都是在单位值班。晚上回家吃完饭,还经常回单位看看。他这一看看,就是很晚才回家。
  再有就是对我们兄弟姐妹要求特别严。母亲是不厌其烦地对我们讲道理,而父亲的要求就非常直接。父亲的单位有一本当时省公安厅出版的《水晶石》杂志,我经常看这本杂志,非常喜欢。母亲则长年订阅《共产党员》杂志,一直订阅到现在。我们也一起跟着看。
  我父亲牺牲两年后,杀害父亲的犯罪嫌疑人又在吉林省梅河口市抢劫,被警方当场击毙。这一年,父亲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那时,我大哥14岁,进入公安局,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了一名警察。父亲成为革命烈士之后,我每月有15元抚恤金,后来一直涨到六七十元,直到我参加工作。
  我读书不算好,学习成绩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后来只考了个专科。但是我一直很努力。母亲教导我,你得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要进步。我就记着母亲的话,在学校里加入了党组织。我那时每个月不停地写思想汇报,生活上不讲吃穿,咱苦孩子出身,这个方面能够克服。毕业后,将近一年光景,工作没有定下来,我还是坚持每个月写思想汇报,写好了送到学校去。我是一名预备党员,得严格要求自己。我这个人很执著,拗,认准了的事,不会回头。
  后来我参加公务员考试,成为一名警察。
 
  沿着父亲的足迹前行
 
  我进入公安队伍,一开始是刑警,后来调到了分局,又调到下面的派出所。营口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派出所,我一干就是5年,接着去了案审部门。我自己觉着,不管你做什么工作,总应该尽量做好,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份工作,就行了。
  2002年,我又回到了刑警支队,依然做案审工作。这时,赶上单位竞聘上岗,我通过竞聘,就任刑警支队缉毒大队副大队长,然后被借调到禁毒支队工作。我立了一个三等功。再后来,我又到了现在的岗位,负责出入境方面的工作。我的一位领导曾经鼓励我,说人就怕“认真”二字,你这个人认真,这是好的品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记着这位领导的话。
  我现在的工作,常常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但事关群众利益,同样马虎不得。出入境管理工作就是和外国人、去往外国的人和拥有外国籍的中国人打交道。2014年,有一对老夫妻来出入境办理大厅办理出国手续。他们因为在国外超期而被遣送回国,按规定是不允许其办理出国手续的。我当时一面宣传法律,讲解相关规定,一面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两位老人户口在营口,但是居住在沈阳,他们的女儿是高龄产妇,在英国准备分娩,急需家人的照顾。我把他们的情况汇报给了领导,最后遵循“依法依规、特事特办”的原则,审核了他们的证明材料,为他们办理了相关证件。后来,这对老夫妻特意为我写了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姐姐也成为了警察
 
  我大姐叫胡晓薇。去年,她光荣退休了。当了一辈子警察,踏踏实实地在基层工作,无怨无悔。1983年6月的时候,她从当时的营口县农林局办公室充实到公安局。当时很多男同事不愿意去,警察这个职业,那时并不是很吃香。领导找我姐谈话,她就爽快地答应了。
  她先是在话务班值夜班,接传各种通缉令、协查通报。后来,又被调到刑警队当内勤。一开始是接待老百姓报案,安排外地同行协查。后来,她经常参与开公判大会等方面的工作,还经常押解死刑犯。我姐这个人,胆大心细,参与这些工作,没出过任何差错。领导都夸赞她。
  工作上,她也是一个执著的人。这方面我们兄弟姐妹都很像。2004年,她被调到大石桥市钢都公安分局工作。有一回,一个当地颇有名气的经营耐火材料的女老板找上门,偷偷地塞给她一个厚厚的信封,想用3个身份证给她的10多名工人办理暂住证。图省事,行方便,但是违反纪律,违背原则,这样的事情,我姐不能干。她当场就把信封还给了那个女老板,并拒绝了她的要求。那个女老板认为我姐刁难她,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当场就要挂电话找人疏通。我姐就耐心地给那个女老板讲政策,反正是保持好的态度,又把事情说明白。最后那个女老板心服口服主动按章办事,不再纠缠了。
  2010年,我姐又回到刑警队当起了侦查员,参与抓小偷、抓赌博嫌犯,并配合外地同事抓捕流窜犯罪嫌疑人。在一次抓赌现场,有多名女性,但警方这边只有我姐一名女警。为收集证据,她在卫生间对这几名女性进行一对一的搜查。其中一名上了年纪的女性被搜查时,掏出2000元钱扔到角落里说:“那些钱是你的,就不要对我检查了。”我姐当即义正词严地警告了对方,并依法将2000元钱及在这名女性身上发现的证据上交给了领导。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开全市的公审大会,我和我大姐、我哥各自押送犯人参加,碰到了一起,就笑了。要是没那个公审大会,各忙各的,互相见个面都难。
  我小的时候,家里最困难时,真是吃饭都成了问题。有时候,家里实在没菜了,弄点咸盐水,蘸点大葱就是一顿。衣服常常是老大穿完了老二穿,缝缝补补老三老四再接着穿。妈妈带着我们四个孩子,不容易。我们家住的是棚户区,夏天时,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二姐胡小燕懂事早,看妈妈实在太累了,小学还没毕业,就偷着辍学,去养鸡场打工。那年,她才13岁。晚上,妈妈看见孩子裂着口子的小手儿,就哭了,对着爸爸的照片说,老胡啊,你要是活着,咋能让孩子遭这个罪呀!
  二姐后来在食品厂上班,又到房产部门上班,现在已经退休了。对了,我二姐夫也是一名警察,他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成为一名警察。
  我大姐夫也是警察。
  我们一家子,差不多全是警察了。我们家是一个和睦的警察之家。
 
  大哥让我感到骄傲
 
  我大哥胡东新是经过组织特批进入公安队伍的。当时,亲戚朋友都劝我妈:“可别让老大再当警察了。有一个老胡,还不够啊!孩子还那么小,当个警察像他爸一样没黑没白的,想着都可怜。”可是我妈说,孩子他爸活着的时候就爱干这个职业,一直都希望孩子们长大了也能当警察。孩子要是同意,就让他去。我妈问我哥,你是怎么想的?我哥当时的回答是毫不犹豫的,他说我接我爸班,当警察!
  我哥14岁时接父亲的班,当了警察。他知道自己底子薄,所以他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技术,并到县委党校学习高中课本知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刑警学院大专班。从刑警学院回来,他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很快就成了周边几个城市兄弟单位公认的技术过硬的痕检能手。在一个恶性案件里,我哥就凭借着一只鞋底大部分被炉子烫坏的旅游鞋,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后来这个案例被刑警学院当做经典案例,在教学时使用。
  在专案组的一次行动中,一名非法持有武器的嫌疑人在被押往看守所的路上,用20万元人民币诱惑我哥。说我就这点事,你帮我研究研究,办个取保候审,需要打点什么人,需要花多少钱,你说话,不行每个人20万,够不?我哥知道对方有这个实力,但是父亲说过的话,还有母亲的谆谆教导言犹在耳:“谁送的东西也不许要,要对得起这身警服。”我哥没有动心,他有这个定力。
  我哥干了10年技术工作,当了9年刑警,出过1900多个现场,干过追逃队长、重案队长,曾经在有腿伤的情况下,追捕犯罪嫌疑人,最后将犯罪嫌疑人累倒在一个农户的大院里。他立了四次功,其中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
  2005年,大石桥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我哥被分配了一条“线索”,顺藤摸瓜,与同事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2006年,我哥被派到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参与“607”专案组工作,这期间,他亲手抓获黑社会组织头目及犯罪嫌疑人40多名,也参与了后期的查证和诉讼工作,成绩显著。
  真的,大哥让我感到骄傲。



郭志芹家曾获得的荣誉证书
 
  【链接】
  全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
 
  2016年11月9日,全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沈阳召开。参观考察了沈阳市和平区、皇姑区家文化建设典型单位,总结交流了我省加强家庭家风建设工作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沈阳市和平区等8个单位和个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交流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中央、省委对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总要求总部署,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净化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等方面结合起来,通过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个载体,大力宣传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传统文化,围绕振兴发展这个大局,把团结和谐、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弘扬起来,为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切实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摆上位置,纳入日程。要通过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贴近群众,落细落实。要加强研究,指导实践,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注入丰厚文化底蕴。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总结经验,典型引路,通过先进典型的言行,影响和引领群众,倡导正确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