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全省在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中,通过积极创新,涌现出了许多既有地方特色又接地气的好经验。
而在这些好经验当中,不乏诸如平安志愿者、党员家庭代办站、村规民约、民生热议大舞台等微机构、微举措、微组织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微服务。
这些创新看似微小,但在推进平安建设、维护一方和谐稳定当中却发挥了大作用,更是得到了群众认可,被人们称为平安“微力量”。
记者在基层进行了大量采访,看到了这些“微力量”的大作为!

平安志愿者在行动
平安“微力量”之微机构
微型消防站、党员家庭服务站、综治维权工作站……这些基层的微型机构发挥自身消防、服务、调解等不同“功能”,不但为居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又让他们享受到了周到而贴心的服务,在居民眼中这些微机构就是“及时雨”。
微型消防站扑救初期火灾
去年九月,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锦绣社区3号楼2单元楼道冒烟,在消防车开到现场前,一支装备可媲美专业消防队的队伍带着简易实用的灭火器材已经率先抵达现场将火扑灭。
“我们的装备接近专业消防队员了。”参与现场救援的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社区刚刚成立了微型消防站,灭火器、战斗服、水带水枪、破拆工具等装备一应俱全。
据了解,微型消防站实行常态化24小时备勤。主要负责周边区域初期火灾扑救、消防安全巡逻、宣传培训等工作,配有空气呼吸器、消防战斗服、水枪水带、消防斧、警戒带等器材装备,如遇突发火情能够第一时间到达处置。目前,该微型消防站已与邻近的振兴区公安消防大队建立了联勤联动机制,发生火情第一时间响应到场,并由消防大队官兵定期进行培训考核。
无独有偶,抚顺市望花区田屯街道金新社区也成立了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主要承担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扑救初期火灾,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的优势,力争实现消防管理、消防救援和消防宣传全覆盖。同时,他们还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为组长的组织机构,社区还落实了基本的灭火器材并建立健全台账档案,实现工作制度上墙。将每月7日定为消防安全宣传日,通过发放宣传单、入户排查等方式向辖区居民开展宣传活动。联合望花区公安消防大队对网格内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进行入户指导,深入浅出地讲解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向居民全面介绍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消防安全细节、自救方法、灭火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以及怎么在火灾中逃生的技巧等,极大地提高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的自身防范意识。
“有了社区微型消防站以后,我们更安全也更放心了。”谈起微型消防站时,社区居民赵大娘连番竖起大拇指。
党员家庭服务站解决居民燃眉之急
在抚顺市望花区光明街道,每隔几栋楼就有一个党员家庭服务站,这些设立在党员家中的服务站为居民义务提供代缴水电费、帮助残疾人理发、调解邻里矛盾等志愿服务,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宁淑清是光明街道光明社区13号楼党员家庭服务站的站长,谈起她,双目失明的王贤赞不绝口。
王贤在家中开了一个按摩店维持生计,居民的捧场,加上她为人热情厚道,生意做的还不错,但是她最大的难题就是买菜。为此,身为党员家庭服务站长的宁淑清主动担起了这个担子,每天为王贤提供买菜服务。
“这些年宁大姐和党员家庭服务站的同志们对我帮助的实在太多了,我是真心的感谢他们。”王贤说。
望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于庆安告诉记者,如今光明街道的党员家庭服务站已有数十个,这些服务站设立在退休党员家中,负责周边几栋楼的志愿服务。每个党员家庭服务站有一名站长和几名党员,他们现在早已经成为了居民的贴心人。
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最多的就是党员们的值班日记。在大小不一的日记本上,记录的是他们为群众所代办的各类事项,而这一条条简单的记录背后是党员们的一趟趟忙碌和一颗颗火热的心。
综治维权工作站化解矛盾
在绥中县,各社区村屯不仅有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还有一个在调处矛盾纠纷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机构,这就是由综治与妇联共同创办的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工作站。同样在调解矛盾化解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绥中镇西山社区的维权站就处理过这样一件事。林西路是菜市小区的一条老胡同,一下雨,居民为了出行方便就往路上水坑垫土,就这样路慢慢地垫高了,而老房子院子很低,这样一来矛盾就出来了。菜市小区有一户人家开了个小卖店,为了方便人们买东西不湿鞋,她家在墙根附近垫块水泥大板,而一下雨雨水就往路对面住的张大爷家流。张大爷家一到下雨天院子就积满水,两家因此事总是吵架。维权站知道后多次调解,最后两家同意配合维权站把路修好,把排水沟修好。维权站通过筹集资金,把这条路用铲车推平,修个渗水井,再把排水沟挖深用砖和水泥砌好,这样下水通畅了,两家矛盾也解决了,握手言和,胡同里的居民对此都很满意。这次调解邻里纠纷,从实处发挥了维权站调解的作用。维权站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别小看这维权站,作用可大了。
社区、村屯的这些维权站关注的对象就是每个家庭,服务的对象就是每个家庭,它们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婚姻调处、纠纷调解等服务,帮助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保障了社会“细胞”的平安和谐。
我省为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筑牢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农村普遍建立了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站,在不少地区还同时建立了村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工作站。这些工作站贴近群众需求,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将普法宣传、矛盾化解、治安防范、心理指导、民生服务等工作内容共交融齐推进,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民生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
在葫芦岛市,各县(市)区综治部门和妇联把维权站的工作纳入了年度综治考核内容。工作站已真正建设成为基层维权维稳和民生服务的综合平台,充分发挥了“一站式”服务的优势,组织和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服务妇女儿童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中,切实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校园消防演练

微组织调解矛盾纠纷

开展消防知识讲座
平安“微力量”之微举措
社区(村)是平安建设的基层组织,在维护辖区平安稳定工作中,许多社区(村)都根据实际情况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微举措,它们的存在有的规范了群众的行为,有的为群众提供了便利,还有的巧妙化解了矛盾纠纷……总之,这些微举措已经成为了基层组织维护辖区平安稳定的一件重要法宝。
《村规民约》唱响和谐曲
谈起乡村在平安建设当中的微举措,《村规民约》不得不提,它教育村民遵纪守法,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实现村民自治,让村民们唱响了平安建设的和谐曲。
在丹东市凤凰山脚下的大梨树村有个执行已久的制度,内容大到指导村民如何做人,小到村堡卫生清扫。因为它的存在,使得大梨树村上至干部,下到村民,廉洁清明,民风清澈,这一特有制度就是大梨树村《村规民约》,也正是在它的约束下,让大梨树村获得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荣誉。
“坚决制止大操大办之风,除红白喜事可操办外,对其它一切事情严禁操办。严禁本村村民在任何地方操办和参与本村村民酒席,如有违反,对操办者取消全家10年福利待遇,同时取消操办者所在村民组全组村民1年福利待遇(发现一起取消全组1年待遇)。”这是大梨树村《村规民约》的第一条。
“自从有《村规民约》以来,我们村的男女老少越来越文明了,发生在身旁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少了。”一位村民说。
如今,大梨树的《村规民约》家喻户晓,真正实现了“村规与国法,融汇进农家”,是干部群众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的重要依据,成为村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和解决疑难问题的准则。而像大梨树村一样能够成为准则的《村规民约》也逐渐显现在我省各个村落。
“互联网+”便民服务无微不至
身处在“互联网+”这个时代里,社区在便民服务中也赶上了新潮,用最为便捷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了最贴心的服务。
近年来,随着微信使用人群的日益增多,抚顺市新抚区永安台街道迎宾社区积极结合当下“微时代”大背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开通了迎宾社区“微信公众号”,借助这一平台增加与辖区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将社区服务延伸至新媒体,零距离服务居民。
据了解,有了这个微信公众平台,迎宾社区居民只要通过手机登陆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足不出户随时掌握社区的最新动态和各类便民服务资讯。微信公众平台还开通了政策咨询、就业信息、预约办理等服务,居民可以通过平台与社区互动,提出意见和建议,社区派专人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反馈。
日前,迎宾社区微信公众号上一微友发来一条消息,内容为:“××宠物店里的宠物狗,每天晚上在院子里十分吵闹,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社区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连续几天上门跟宠物店的老板做思想工作,该老板终于答应把狗牵回屋内。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迎宾社区居民们无论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公众号来反映,得到消息后,社区微信公众号管理员会第一时间与相关社区或者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这一无“微”不至的服务,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便民服务“零”距离。
除此之外,朝阳市双塔区与朝阳市城市便民服务中心合作共同开发了智能社区APP手机平台系统,平台开设了多样化的服务专栏,实现了服务信息收集、发布、更新和处理的便捷高效以及为民服务的全面优质。
同样,铁岭市银州区柴河街道建成了以社区办公、居务公开、事务受理、信息采集、监督反馈等为一体的社区“指尖微管站”,一台平板电脑、一个微信朋友圈,居民办事方便舒心了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干工作轻松高效了不少,居民更是享受到了便捷的服务。
平安“微力量”之微组织
在基层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来自群众,服务群众,既有较高威望,又有丰富经验,出面处理问题和矛盾,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平安志愿者队伍,而他们所成立的“微组织”更是在维护一方和谐稳定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生热议大舞台化解矛盾有妙招
以前,抚顺市顺城区抚顺城街道工作人员常常感到,有些居民由于对一些事情不理解,又得不到很好引导和解释,因有话无处说而心生不满。为此,他们于2009年成立了由律师、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民警组成的民生热议大舞台,当居民产生矛盾纠纷时,就可以来到社区将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桌面上聊一聊,议一议,很多矛盾纠纷就都解决了。
前不久,抚顺城街道新城社区居民陈某来到了社区民生热议大舞台反映情况,称自家楼上住户家中漏水,严重影响了其日常生活,她多次找到楼上住户,但是楼上居民声称自己家不漏水,引起了激烈的矛盾纠纷,多次要大打出手。
了解情况后,社区调解员第一时间来到了陈某家,发现她家墙顶表面留下了许多污水水渍,并不时地还有水滴下。
为了解决这起矛盾纠纷,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多方查找,找到了楼上住户的亲属,再由亲属通知本人,让他配合陈某进屋查看漏点并且维修。三天过后,房主终于回家了,社区调解员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使楼上住户承认了错误,并且找来了专业的维修人员对漏水处进行了维修。至此,一起即将激化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有效的化解,两家人握手言和,陈某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小张平安超市调解矛盾在萌芽
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街道昌盛社区地处喀左县城中心地带,在这个社区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超市,但它不是卖日常用品的,而是一个调解机构,名为小张平安超市。
昌盛社区人员年轻化程度高、人口流动性大,有些矛盾纠纷发生之后有的当事人因各种原因暂时离开本地,失去了及时化解矛盾的有利时机,从而极易滋生治安隐患甚至引发刑事案件。在此背景下,社区民警张顺波所建立的小张平安超市和“互联网+调解”应运而生。
2015年10月3日,李某和司某成为了“互联网+调解”第一对受益人,李某和司某为同一单元的邻居,在一天下楼的过程中由于楼道狭窄,二人不小心碰了一下,进而发生口角,后发生撕扯,撕扯过程中李某新买的羽绒服被撕扯坏了。小张了解情况后及时介入,经过与二人沟通联系,在他的主持下,社区调解员、李某和司某四方共同网上挂线,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最终将二人矛盾成功化解。在民警对这两个人的回访中,他们双方包括他们的家人均对这一新颖、方便的调解方式给予了肯定。
如今,小张平安超市和小张所创立的“互联网+调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而这个微小的调解机构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志愿者巡逻队处处保平安
如今,人们在小区里经常能看见胳膊上戴着红袖标的一群老年人巡逻。有的老人说,退休在家呆着还不如跟大伙一起在小区里转转、巡逻。还有的老人说,参加社区平安巡逻队,既出了一份力,又锻炼了身体。
很多小区的老年志愿者巡逻队,他们不仅看家护院,还进行纠纷调解、禁毒宣传、未成年人教育等,与志愿者共同成为“全民参与、群防群治”大格局的一部分。
像老年志愿者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志愿者活动,学雷锋志愿者、治安巡逻志愿者、扶贫帮困志愿者,几个人,几十人,几百人的志愿者团队,利用自身的优势,从事公益活动,发挥建设平安的作用。
微机构、微组织、微举措打造了微平台,给这个社会带来的是微服务、微公益,助人们实现了微愿望、微幸福。这就是平安创建中的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