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闻学良:用忠诚担当书写反腐篇章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17-01-18 09:32
  刚刚过了不惑之年的闻学良,散发着中年男子儒雅成熟之风。自东北师范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他于1998年10月考入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检察院工作,现任该院反贪局副局长。凭借着多年坚韧不拔的韧劲和勤奋肯干的拼劲,他所领办或主办的案件数量占反贪部门办案总数的40%,且多为贪腐大要案,先后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自2012年以来,他先后获得旅顺口区优秀公务员、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执法为民十佳政法干警等荣誉,大连市检察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反贪侦查员多个荣誉称号,2016年被评为大连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把每个案子办成“铁案”
 
  “勤能补拙”是闻学良的人生信条,他从不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检察业务知识储备,注重加强学习和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法律,坚持在职学习,终于在2014年12月取得了大连海事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进一步夯实了自己的法律功底。他还主动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运用到实际执法办案全过程,强化证据意识和质量意识,突出公正文明执法,努力把每一件案子办成“铁案”,实现办案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三个统一。
 
  对新进的年轻反贪干警,闻学良常讲这么一句话:“干反贪的就必须有这种定力和抗压力,否则就对不起自己胸前的检徽,对不起为了案件而通宵达旦的同事,更无法向党和人民交代!”他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做到不为情所动,不为物所惑,不为色所诱,堂堂正正做人、清白做事,不为名利所累,清正廉洁。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自身的人格力量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领导的信任。
 
  俯身埋头苦干铸精品
 
  身处检察机关惩治腐败的前沿部门,闻学良深知肩上责任的重大,他立足实际特点,细致入微地查找和营造突破案件的闪光点,积极协助、主动配合反贪局长推动案件查办进程。 
 
  2010年省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省检察院检察长接到了省人大代表转交的反映旅顺口区内某村书记王某涉嫌经济犯罪的举报信,省院将举报件转交到旅顺口区检察院反贪局承办且省检察院挂牌督办。闻学良受指派挂帅成立专案组,经过不懈的坚持和努力,通过对近万笔资金往来账目进行了统计分类,并逐一地进行核实甄别,重点筛选出王某为法定代表人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从中发现了一些指向性的重要问题线索,案件前期侦查明显有进展,王某的犯罪行为露出了蛛丝马迹。
 
  此时出差在外的王某慌忙赶回旅顺,想方设法试图掩饰,并利用自己多年担任村级组织负责人的人脉关系和社会地位,接触专案组人员,对闻学良威逼利诱和干扰。闻学良顶住压力,一鼓作气,与同事们锁定了2006年9月王某挪用公款100万元这一事实。破开了冰山一角后,专案组迅速按程序对王某立案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专案组最终侦查终结王某涉嫌挪用征地补偿资金1400万元的大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王某于2011年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旅顺口区检察院反贪局立案查办的王某贪腐案件数额特别巨大,在旅顺口区是史无前例的,省检察院反贪局以经验材料在全省检察机关予以转发。
 
  身先士卒挑重担
 
  由于政治过硬、业务精干,2008年起,闻学良被党组选聘为反贪局副局长。肩挑反腐重担,与同事们一同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为了第一时间拿下案件,他经常吃住在单位或办案区。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无论工作任务有多重,同事们从不喊苦叫累。面对着诸多不理解和误会,他总是想“群众对反贪局惩治腐败寄予了厚望,我既然选择检察官这一神圣职业,就必须坚定的走下去”,自己默默承受, 毫无怨言。一旦案件启动办理程序,他便冲到第一线,敢于较真碰硬,不怕阻力压力,不怕得罪人,始终以一身正气、秉公办案。
 
  如2015年2月,闻学良所在的办案组受理了一起瓦房店市长兴岛某派出所所长丛某受贿大案,由于涉案有多名行贿人,为了保证尽快收集第一手的证据,他经常顾不上吃饭就从一个城市奔赴到另一城市,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闻学良带领办案组远赴山东、安徽、湖北、江苏、河南、河北等几省20余个城市,行程近万公里,克服重重困难搜集、固定证据,录取证人证言10余份,7月,丛某受贿案其他四人行贿案顺利侦查总结并移送审查起诉。
 
  记者手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检十七年来,闻学良无论是在检察院的哪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正是他怀着对宪法和法律的无比忠诚,怀着对检察事业的无比挚爱,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无比深情,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恪尽职守、锐意进取,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唱响了反腐倡廉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