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带领乡亲奔富路 扎根基层献真情——记省高级人民法院四级调研员、驻建平县白山乡水泉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吴志强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朝阳记者 董楠 | 发布时间: 2021-10-15 09:57

  个人简介

  吴志强,现任省高级人民法院四级调研员、驻建平县白山乡水泉村扶贫工作队队员,2020年被省扶贫办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他是一个将村民疾苦挂在心上的好干部,他是一个甘愿扎根基层,带领百姓摆脱贫困奔向幸福生活的“贴心人”。在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接壤的建平县白山乡水泉村,只要谈到吴志强,朴实的村民们便会露出感激的笑脸。


  埋头苦干 带贫困户脱贫

  “既然选择了驻村扶贫工作,哪怕再难也要将它干好。”2019年12月3日,吴志强积极响应省法院号召来到建平县白山乡水泉村,成为了省法院驻该村的第五批扶贫工作队队员。

  驻村工作如何开展?怎样带领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对于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吴志强来说,刚刚迈入水泉村时,这些是一直困扰他的问题。为了尽快熟悉农村工作,吴志强一边虚心向乡镇工作人员、村工作人员请教农村工作经验,一边积极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村民的生活状态,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

  “此前的扶贫工作队使用帮扶资金购进农用拖拉机等设备,并成立租赁公司,将设备租赁给其他村的种植大户,第一年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000元。我来之后发现,水泉村很少有村民发展养殖业,且很多贫困村民年龄较大,因病致贫的情况居多,搞养殖很可能是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吴志强告诉记者,基于此,他积极与大连海事法院驻建平县扶贫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学习研究投资小、见效快的大骨鸡养殖项目。

  不久,省法院投入扶贫资金购买700余只鸡雏,发放到部分贫困户手中。鸡雏长成后,由扶贫工作队出资进行回收出售,成功使养殖户增收2000余元。2020年年底,在省法院扶贫工作队连续数年的共同努力下,水泉村得以成功脱贫,贫困户们笑开了颜。

  创新方式 带村民稳步致富

  “脱贫不是目的,而是要让村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吴志强坦言,虽然2020年发展大骨鸡养殖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没有取得更好的收入,究其原因是饲养知识匮乏、鸡雏成活率低。

  为此,去年末,吴志强与其他扶贫工作队队员特意前往庄河市大骨鸡养殖基地和其他乡镇养殖户处学习养殖知识后,协调省法院投入资金建立了家庭型种鸡孵化场。种鸡孵化场成立后,吴志强等人到赤峰市宁城县请专人为孵化出的800只鸡雏打了疫苗,并将鸡雏养至脱温期后,发放到村民手中。此举不仅大幅度降低了鸡雏的死亡率,而且降低了养殖成本,为村里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老吴是真为我们着想,他殚精竭虑带我们致富,是村民的‘贴心人’。”谈起吴志强和家庭型种鸡孵化场,一位村民乐呵呵地说,到今年年底,他们的收入还将大幅增加,而这一切都必须感谢省法院扶贫工作队和吴志强,是他们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心怀大爱 助师生修缮校园

  吴志强不但是水泉村贫困户的“贴心人”,更是水泉村小学师生心中的“暖心人”。

  “现在水泉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都到白山乡的学校上学了,因两地相距10余公里,所以幼儿园大班和一年级的学生留在了水泉村小学上学。”吴志强在工作中发现,水泉村小学操场破烂不堪,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日常活动。为此,扶贫工作队和吴志强积极协调省法院投入资金59657元,帮助村小学改扩建操场、修缮教室、建设停车棚,改善了村小学办学条件。如今,水泉村小学焕然一新,在校园操场上奔跑的孩子、在学校上课的教师无不认识吴志强,都感谢他帮助解决了学校的燃眉之急。

  记者手记

  想群众之所想,他是百姓口中的“贴心人”;急群众之所急,他是百姓心中的“定盘星”。采访中,记者听得最多的就是村民发自内心的赞美:“吴志强是一个集责任心、细心、爱心于一身的人。”驻村工作两年多,吴志强一个月只回两次家,在家待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他常说,只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付出再多辛苦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