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马野,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是“辽宁省检察业务标兵”“最高人民检察院业务人才”。曾获“辽宁省检察业务专家”“辽宁省直属机关优秀青年”“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2018年5月,马野被选派到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二道河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注重调研,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各项工作,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全新道路。
带头完善发展思路
马野到村后,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一村发展当好瞭望员,为基层党建做好把舵者,为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当好领头羊。他通过“两个一起抓”“点面结合”等创新方法,推动二道河村制定的“12345”发展规划及“党建+团建+精准扶贫+集体经济+精神文明+旅游”的“党建+”工作思路行稳致远。
为和谐发展他迎难而上,发挥专业优势,邀请省人民检察院干警开展送法下乡。开展村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行村规民约上墙,并担任甘井子小学法治副校长,推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疏解了被村民认为“到死也不会和好”的两个家族18年的纠纷等各类矛盾20余件。
马野组织村民广泛开展“爱国主题团日”“大学生驻村夏令营”“爱心党员奖(助)学金评比”“科技馆看世界夏令营”等主题活动,为优秀及贫困学生颁发奖学金1万余元,在村民和孩子心中悄悄种下了“德育”和“向上”的种子。
精心选育脱贫产业
马野经过一年的摸索后,提出了“区域生态循环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经过村“两委”充分调研论证,决定依托地处长白山余脉、水源头的生态优势,整合水源头流域内4个屯一起发展“流域生态循环农业”,筹集资金200余万元,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
该合作社下设生态养殖、生态种植、农机及秸秆回收3个项目部。其中生态养殖项目部圈山220余亩,养殖黑牛60余头、溜达鸡2000余只,牛粪发酵还田用于生态种植。生态种植项目部建立了近百亩水稻种植基地,采用“古法种植+高科技益生菌发酵+河蟹伴生+可视农业”的现代化管理。秸秆回收基地占地15亩,对秸秆粉碎打包可自用于生态养牛和外销,真正实现“循环、绿色”发展,并提供了可借鉴复制的思路和方向。
该合作社已经成功申请商标3类,增加用工1000余人,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也通过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精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小康路上一个不落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马野勇挑重担,带领村“两委”班子逐户研究确定帮扶人、细化帮扶措施,成功引导贫困户刘某自发养羊20余只,实现了最后脱贫。在刘某腿骨折截肢住院期间,马野还帮助其解决住院、医疗等所有困难,并筹集资金6000余元用于后续身体康复和恢复生产,这深深地感动并激励了刘某一家,马野真正做到了脱掉贫困、聚起民心。
2020年7—8月,马野参加了“抚顺市脱贫攻坚大普查”工作,遍访南山城镇1200余户贫困户,并建设“数据库”创新性开展脱贫普查,获得抚顺市扶贫办的认可并在全市推广。
在提升二道河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马野一马当先,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修建巷道2200米,改造自来水管线7000余米,安装路灯15盏、健身器材10余件,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伊始,马野敏锐地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及时指导村里各项防疫工作。他捐款捐物,并完善以村“两委”班子和党员为主体的防疫排班制度;组建全村微信群公布疫情信息,科学防控、关注舆情;组建村民爱心车队统一外出购物,完善后勤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制度。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后,马野一面抓农业生产工作,一面完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部署,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来返人员的劝解、居家隔离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力度不减,确保全村平安稳定。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对马野而言,是写满坚守和奋斗的战场,满浸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坚守责任初心,也收获尽责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