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靖文,1987年7月出生,省公安厅警务督察总队一级警长,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获嘉奖2次,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辽宁省定点扶贫先进工作者、辽宁好人·最美扶贫人。
王靖文是省公安厅选派干部队伍里年龄最小、下派驻村时间最长的,并是主动续期驻村工作的第一人。自2017年4月驻村以来,王靖文平均每年驻村300天以上。他一手扶“志”,扶植眼前产业,协调投入2492.8万元,打造环村路产业集群;一手扶“智”,注重长远教育,发起“筑梦计划”,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摸清实情 借力而行
“刚来上松树沟村驻村的时候,我走遍村里的小卖部居然买不到一支笔!”王靖文说,“没有笔,说明上松树沟村太需要扶了——扶贫、扶智、扶心……”
当天,王靖文完成手头工作后,迎着漫天黄沙来到了乡里唯一一所小学——黄土坎乡小学。刹那间,他感觉时间仿佛倒退了许多年。斑驳的墙面,陈旧的门窗,学校居然没有一个正式的操场。经进一步了解,王靖文又发现了一个揪心的事实:这里的许多孩子带不起午饭,下午一直饿着。
孩子们的状况让王靖文下定决心,要改变当地经济上的贫困,还要改变当地教育上的贫困。于是,他开始为孩子们忙碌起来。几经协调后,孩子们第一次在标准化篮球场上玩上了篮球,第一次在精致的画室里发挥自己的特长,第一次吃上了中国福利基金会提供的免费“爱心午餐”。
为了山村孩子的未来,王靖文发起了“筑梦计划”,成立了“筑梦”基金,开展了“筑梦计划”之小课桌一元捐、秋令营一元捐活动,长久支持教育扶贫。
精准定位 攻坚克难
刚到村里的时候,村民对驻村工作队还不是很理解。王靖文不知受了多少白眼,但他没有放弃对村民的帮助:刘老汉家被火烧了他马上联系修房,五保户没钱取暖他自掏腰包买煤,贫困户的猪病了他请来兽医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打井、建路、修桥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让全村人对扶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感念“共产党好”成为一种共识,王靖文趁热打铁:国庆七十周年的前一天,举行了上松树沟村集体升旗仪式,驻村工作队队员换上制式警服担任升旗队,让全村人感受到“国家”二字的分量。
这是自建村以来的第一次集体升旗仪式,正值金秋农忙时节,村里人却没有急着下地干活儿,而是主动集中到广场上。村民们手持小国旗,凝神注视国旗冉冉升起,高唱国歌。
瞄准市场 真抓实干
在扶贫工作中,王靖文想当地百姓之所想,解当地百姓生活之所困。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庄用“斩荆棘,勇担当”六个字,定义了这名前来扶贫的“第一书记”。
王靖文斩断了环境脏乱的“荆棘”,担起改换新颜的大任。修建乡路、巷路11.6公里,新修漫水桥5座,翻建10户危房,建立村级卫生医疗室,安装20盏太阳能路灯,组织村民完成3534米河道清淤工程,建起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文化宣传墙。
王靖文斩断了生产落后的“荆棘”,担起造血扶贫的大任。他带动村民发展环村经济带,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根据当地土质特点推广红薯种植,拉长从红薯种植到加工的产业链,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开展缝纫专业技能培训,实现留守妇女就地就业的愿望。
记者手记
从初来乍到时的不被理解,到现在成为老百姓的依赖,王靖文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进老百姓的心坎儿里。如今,上松树沟村变了,景美了,路宽了,人富了,心齐了,孩子们的笑声更是在山谷间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