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4年的人生虽然短暂,却充实闪光。他是与病魔顽强抗争的“铁法官”,用行动诠释了人民法官的职责和生命的意义。
生命如火 为民燃烧
谭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审判庭工作。后因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筹备急需要人,他又被改派到刚成立不久的开发区法院筹备组。面对艰苦的创业环境和沉重的创建工作压力,谭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火热的工作中。1988年年底,由于过度劳累,他感冒发高烧持续20余天,但仍然一边咬牙坚持工作,一边照顾临产的妻子。
1989年春,就在妻子分娩当天,谭彦再也支撑不住了。同事们把他送到医院,经诊断:肺结核由于长时间高烧得不到治疗,恶化为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医生要他全休治疗,否则最多只能活5年。谭彦在医院住了不到一个月,高烧一退就回法院上班了。病魔剥夺不了谭彦对审判工作的忠诚——在开发区法院的考勤表上有这样的记录:1993年7月1日至1995年6月30日,扣除节假日,总共有560个出勤日,谭彦因病请假48天,实出勤竟多达512天。而这段时间恰恰是谭彦病情严重的日子。1993年至1994年,他审理案件108件,高出全院人均审案件数44%,结案105件,高出全院人均结案数50%,两项工作指标都名列全院第一,而且无一发回改判。
在谭彦的办公桌上压着美国作家查克·伦敦的一段名言:“生命就如一朵火焰,渐渐烧尽自己。但当一个孩子新生了,他就得到一个新的火苗。”谭彦时刻提醒自己,他的生命要为了人民而燃烧。
铁面无私 人民法官
在情与法、钱与法、权与法的较量中,人们看到的是一位铁面无私的人民法官。
在开发区法院1994年的廉政记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谭彦,一年拒贿6000余元,拒请吃15次。”不为人情所动,不受金钱诱惑,不被权力左右,不向恐吓低头,这就是谭彦的铮铮铁骨。
在工作中,谭彦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办关系案和人情案。他的妻子贾丽娜回忆,有一次,谭彦审理一起盗窃案,被告人的一位亲戚恰巧是自己的同学,这位老同学找到贾丽娜,希望她在谭彦面前说说情。回家后她把这件事跟谭彦说了。“不是我不给面子,同学、朋友的情再大,也没有法大,咱不能让肩上的天平倾斜。”谭彦一口拒绝。谭彦不是不缺钱,远在吉林山区的老家中,他的姐姐和弟弟身体都不好,全家生活只靠父亲的工资维持,作为长子,谭彦经常把自己的工资寄回老家。
他曾这样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们是人民法官,在法庭上,要忠实地捍卫法律的尊严;在法庭外,要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和教育更多的人学法、懂法、守法。”谭彦把人民法官的职责延伸到法庭以外,建立了对缓刑罪犯的回访制度,定期把有关的法律书籍给他们看,教他们学法、懂法、守法。
青春年华 奉献给党
对党的忠诚信仰和感恩情怀成为谭彦与病魔抗争的精神支柱。还在岗位上时,他就多次表示:“我的生命是党给的,活着就要为党工作。”离开岗位后,他更有一个强烈的心愿:一定要努力康复,回到岗位上,报答党的恩情。
2004年11月25日,去世前,眼望妻儿,谭彦满含深情地写道: “我是一名普通法官,只是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多荣誉,心中时常不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矢志将青春年华献给党的事业,只叹身患重病,壮志难酬……”这是谭彦的遗言,这就是“铁法官”的心声。44年的人生固然短暂,但谭彦却用自己的高风亮节谱写了一曲不朽的生命赞歌,它是如此的绚烂、如此的静美,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