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应琦:“让每一次落槌都无愧于心无可挑剔”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铁岭记者 江海峰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1-06-24 10:49

应琦

  应琦: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

  多次荣获铁岭中院优秀公务员、调解能手、先进个人等荣誉,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8年7月、2019年11月,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称号。

  谈初心

  自2013年我来到法院从事审判工作,至今已整整9年。每当有新案件送来,我看一眼判决书和上诉状,几乎就可以知道案件将会是什么结果。即便如此,我仍时刻提醒自己,办案要像工匠一样精雕细琢,让每一次落槌都无愧于心无可挑剔。对案件负责、对法律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这就是我的初心。

  谈工作

  办案要做到公正,诀窍就在于一个“细”字。一个案子从事实认定到法律适用都需要我们心细如针眼,否则就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多年的审判实践培养了我良好的习惯,即综合运用“换位思考法”“亲情感化法”等方法与当事人谈心谈话、讲理讲法,用真情和真心感化每一名当事人。

  在一起赡养纠纷案件中,父亲以年岁已高、体弱多病为由起诉儿子,儿子认为父母日常在家庭财产分配上倾向于其他兄弟姐妹,自己受到了委屈,因此在父母的赡养问题上不愿意承担义务。虽然事实清楚、容易判决,但考虑到父子亲情,我选择以调解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使父子俩解开了埋在心里多年的疙瘩,赡养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谈党史学习教育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党的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坚实基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作为一名法官,我始终认为法律工作不仅是安身立命的职业,更应当是“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认真回顾走过的路,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岁月,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我将把对党忠诚化作做好本职工作、勇于担当、奋力作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