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经涛:辽阳市文圣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
1995年5月参加法院工作,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辽宁省“人民满意公务员”、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谈初心
从小我就有一个法官梦。1995年,我考入文圣区法院,从书记员到助审员再到审判员,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26年来,我始终牢记自己最初的梦想,用心办好每一个案件。直至今日,我仍可以骄傲地说,我对得起胸前的天平,无愧于头顶的国徽。
谈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法官,我没有办过什么大案、要案,但我深知,每个案件对当事人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7年,一个外地人来到我们法院求助,因亲戚借钱不还,孩子上大学的学费没了着落,他急得满嘴大泡。这个案子说起来简单,借款事实清楚、证据充足,可找不到被告,审判了对原告也无实质性帮助。于是我带着书记员一个一个社区跑,终于找到被告的下落,劝导被告将拖欠的借款和利息全部付清。这样的案子我办过太多太多,即使标的不大,也要让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
2008年,我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住院期间,我曾受理案件的当事人老郎急匆匆地赶到医院说:“我跟家人商量过了,我肾没毛病,我要给你捐肾!”听到他的话,我被难以抑制的感动淹没了。当年,老郎在修路时被爆炸的沥青罐烫伤,法院判决生效后,厂方却拒不交付赔偿款,作为承办法官,我决心一定要帮这个满身伤痕的农村汉子拿到赔偿。一次次地沟通交涉,5000元、1000元、800元……这笔钱最终全部执行到位。令我没想到的是,时隔多年,老郎还会记得我,还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虽然老郎捐肾的愿望没有实现,但他的淳朴善良让我深深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就是这样的温暖,一直支撑着我。12年过去了,我每天都要吃下大把药物与排异反应“作战”,有人问我“为什么不能歇一歇呢?”是的,我的身体一直呼唤我歇一歇,但我忘不了老郎那纯朴的话语,忘不了当事人期盼的眼睛,是他们支持着我、呼唤着我继续前行。
谈党史学习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作为党员,我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再次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历史,结合本职工作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发挥一名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守岗位,努力工作,用法律维护公平与正义,做一名让党和国家放心、让群众满意的人民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