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葛飞:“初心是一种情怀的坚守”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葫芦岛记者 郑子超 整理 | 发布时间: 2021-06-03 10:31

葛飞  

葛飞: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审查合议庭法官

  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省委组织部选调生,2010年参加工作,2015年调至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任再审审查合议庭法官。

  2015年至2017年连续3年办理案件结案数、调撤数、调撤率居院审监部类首位,2019年、2020年个人结案率均达100%,被评为优秀法官、办案标兵、调解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2020年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评选为全省法院“百名办案能手”。

  谈初心

  所有党员的初心,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有法官的初心,都是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对于我来说,初心是一种情怀的坚守。工作以后,我曾多次被借调到人民政府、乡镇、组织部门,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本行。回到法院做一名法官,寻找政法人的初心,寻找个人的价值,很多人替我遗憾,说我错过了那么多“出人头地”的机会,可我认为,我学的是法律,爱的是法律,就应该穿法袍。正如一位院领导对我的评价:“你有一种法律情怀在。”

  谈工作

  我们一直在强调“提高审判质效”,就是要求法官办案既要重裁判质量也要重结案速度,既要有高结案率也要有高履行率。想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法官必须做到“厚德尚法,慎权惟民”,一个法官,只要把良心放正了,基本就判不出错案。

  审监部类案件涉及二审、再审,总会被扣上难办的帽子,但我仍然坚持能调就调的原则,因为通过调解往往能真正收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良好法律效果。例如近日的两个家庭纠纷案,双方当事人因赡养问题、婚姻问题在庭上互相指责、谩骂,情绪十分激动。考虑到此类案件应重在唤醒“情分”,才利于后续履行协议,庭后,我多次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分别做思想工作,最终使矛盾得以顺利化解。这种案子办结、调解成功带给我的成就感是其他事所无法比拟的。

  谈党史学习教育

  法院是一个业务部门,当下法官办案的压力尤其重,因此很容易出现重业务轻学习的情况。通过一个半月来的党史学习教育,我的灵魂得到深层的荡涤。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法官,必须有准确的政治站位,明确“为了谁”,才能更好地用思想引领行动,做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党史学习教育,根本上是“扶正”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我将用实际行动体现学习成果,为群众办最真、最好的事:公正审案,高效结案,让群众切实地感受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