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走好每一步路 尽显忠诚本色——追忆抚顺市望花区人民法院原副院长李震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驻抚顺记者 黄硕 | 发布时间: 2021-04-06 11:33

  个人简介

  李震,1968年11月出生,1995年到抚顺市顺城区人民法院工作。2020年1月调至抚顺市望花区人民法院任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2020年5月29日,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年仅51岁。

GetAttachment (2)

  李震是个不在乎荣誉的人,但因为办案能力和业绩出色,他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个人,他所在的集体也屡屡被表彰。

  勇于担当

  将案件办成“铁案”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李震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带领团队连续“作战”。在办理涉黑涉恶案件时,李震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让经手的每一件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2018年9月14日,抚顺市顺城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两件涉恶案件,分别是李某、王某某等40人的组织卖淫、协助组织卖淫、敲诈勒索、诈骗案和李某某等8人的非法拘禁、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案。

  时任顺城区法院分管刑事工作党组成员的李震主动要求担任两件案件的审判长。为加快诉讼进程,李震收到案件后立即组织辩护人提交委托手续、阅卷,同时每天加班查阅卷宗、梳理案件的证据,并制定庭审提纲。

  经过紧张周密的庭前准备,11月初,李震分别开庭审理了两起案件,庭审结束后,李震白天组织召开小组讨论会,晚上熬夜完成审理报告。无数个不眠夜,实在困了,李震就用凉水洗把脸,或者一杯杯地续咖啡,就这样坚持着高质量完成了李某、王某某等40人涉恶案件近230页11万字的审理报告。

GetAttachment (1)

  铁骨柔情

  亦师亦友的暖心大哥

  李震善于运用典型案例指导办案,在专业法官会议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讨论复杂疑难案件,无论法官资历高低,只要主张正确就采纳。生活中,他又是一位细心体贴的老大哥,新招录的大学毕业生急于适应审判工作需要,他不时“泼冷水降温”,以亲身经历讲述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同事生活中遇到难题时,他都竭尽全力帮忙解决,积极帮助新入职同志联系租住房屋,又帮助未婚同志组建家庭。他参与刑事案件庭审时,凡遇到开庭时间过午且下午继续开庭时,他总是自掏腰包请同志们吃午饭。年终表彰,院里因李震工作业绩突出,要给他立功授奖时,他总是推辞说:“把评先选优的机会留给年轻人吧,年轻人更需要认可和鼓励。”

  与李震一起共事过的年轻法官都说他是亦师亦友的暖心大哥,顺城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马跃难抑悲痛地拿出了李震在离开顺城区法院时发给她的最后一条短信,“很遗憾我们不能在同一个岗位上结伴同行了,但好在工作性质相同,我们可以继续进行业务交流,相信感情也会进一步加深。”

  挂帅出征

  抓好防疫保障工作

  2020年1月,李震到望花区法院工作,任副院长,并主抓该院的扫黑除恶相关工作。面临所辖地区疫情防控吃紧、诉讼高峰的难题,作为分管刑事审判副院长的李震既“挂帅”又“出征”,统筹协调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他在担任审判长审理两起涉恶案件期间,还协调3个县区4家看守所,研究部署防疫工作、警力调配、设备调试、会见羁押等相关工作。

  疫情期间,每一项工作都是细小而庞杂的,但又都需要极度地严谨负责,一只口罩、一台设备、一次会议他都要严格把关,力求不出纰漏。工作之余,手机铃声仍不停地响,手机打到滚烫,每天充电2次以上才能保证电池正常续航。他常常在夜里还紧皱眉头思索着每一个案件细节,想到关键时就马上起身记录下来。李震妻子回忆起丈夫生前的事,感慨最多的就是她半夜醒来时,床的另一边总是空着的……

GetAttachment

  记者手记

  李震自参加工作以来就踏实走好每一步路:在书记员岗位,他成为审判员的得力助手;在审判员岗位,他成为办案能手;在领导岗位,他成为优秀的法院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的李震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管人、管案、管事一起抓,“在司法改革道路上让每个人都不掉队”成为他履职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