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调解达人的平安情怀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王大海 通讯员 李宁 | 发布时间: 2016-10-31 09:48
记营口市站前区跃进街道振华社区党委委员卢治平
 
  【综治人档案】
 
  卢治平,今年80多岁,是营口市站前区跃进街道振华社区党委委员,在社区主动担当综治工作,他调解邻里纠纷,组织社区居民看门望锁,带领志愿者巡逻。



卢治平参与环境整治
 
  “调解邻里纠纷,组织居民巡逻,社区的综治工作让我有了发挥余热的舞台,在这里,我可以为社区平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天清晨,卢治平都风雨不误地巡逻在营口市站前区跃进街道振华社区的街头巷尾,网格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平安天使”。
 
  乐于奉献的“平安天使”
 
  卢治平是个热心肠,他不但组织社区党员开展治安巡逻,还组织辖区居民开展看门望锁、邻里守护等工作。2013年的一天,他在例行巡查中听到一楼洞发出滴滴的声音,也有居民找到他询问是不是谁家的煤气报警了。他赶忙上楼逐户查找,确认是一户人家发出的报警声。卢治平迅速打开自己绘制的网格管理一览表查找电话号码,第一时间联系到房主。房主赶回家中打开房门,浓烈的煤气味扑鼻而来,果然是家中煤气泄漏。周围居民们感谢地说:“今天多亏了卢老,不然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了!”他笑着说:“不用谢我,是‘联络图’帮了咱们!”
 
  平日里,只要有人求到他,他总是想方设法去帮忙。邻居家的灯坏了,他因为高血压不敢登高,辗转找来电工朋友帮忙;楼里居民的暖气阀门裂了,他骑车跑到建材商店找零件;隔壁邻居身患重病,他主动帮忙联系社区争取福利……每当有人问他“累不累”时,他总笑笑回答:“人字是个象形字,互相支撑着,如果一个人离开别人的支撑就会倒下。这就是我做这些小事悟出来的道理。”
 
  不辞辛苦的“调解达人”
 
  每天早起在小区附近“遛弯”是卢治平多年来的习惯,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5点钟出发,走上一两个小时再回家吃早饭。对于卢治平来说,这个过程可不只锻炼身体这么简单,一个早晨的巡查他能收获不少信息,处理不少事情。2015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渤海明珠小区两户人家因为一楼住户扩充菜地而起了争执,两家老人吵得不可开交。卢治平巡逻至此,上前问明情况后说:“都是上岁数人了,还在这吵吵,丢不丢人?”听了卢治平的话,两家老人立马散去,第二天,扩充的园子恢复了原样。“我今天早上看见两家人又和好如初了。”卢治平说着,禁不住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港务局家属楼有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因为一点小事闹矛盾,一见面就吵。其中一位老人性格倔强,不听劝,思想工作很难做。因为她常找卢治平的女儿量血压,于是卢治平就把女儿叫上一起做老人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了她,一件邻里纠纷就这样化解了。
 
  忠于职守的“守望者”
 
  卢治平经常注意社区特殊人员,港务局楼有一个吸毒人员减刑释放,需要有人监视,派出所民警找到卢治平,想请他帮忙负责此事,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任务。他连续多天对该人监视,直到民警告诉他监视可以解除,他才撤离。
 
  201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他巡查走到B11号楼一楼赵姓居民家门前,发现房门大开感到很纳闷,往屋里喊却无人应答。他怕直接进屋会破坏现场,于是找到一位邻居看门,自己赶忙骑车去找这户居民,原来是这家人出门忘记关门,虽然虚惊一场但是他认真地履行了志愿者的责任。
 
  卢治平常说:“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你就是幸福的。”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卢治平把自己当成一枚棋子,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为平安建设站好岗、服好务,这就是自己最幸福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