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阜新:“登改”三年每天诞生18家企业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张乐悦 | 发布时间: 2016-10-14 10:21
  “登改”三年来,阜新市新增市场主体10644户,比2010—2013四年间发展的总和还多,平均每天全市诞生市场主体18家。
 
  改革是时代的召唤,改革是一场“革命”。每一次改革,都是除旧布新的过程。阜新市工商局从“登改”之初就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局长史国良专门接受《阜新日报》记者专访,就“登改”政策、宽进严管、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和简易注销登记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进行解读。市局宣传中心积极利用省、市“工商红盾网”,大力宣传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在第一时间内,利用信息平台向省工商局、市委、市政府报送“登改”信息。特别是注重重要时间节点的舆论宣传,2014年1月1日“登改”第一天、2014年3月17日实行竖版工商营业执照、2015年3月1日实行“三证合一”、2015年10月1日实行“一照一码”和2016年6月1日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2016年10月1日实施“五证合一”……每次都有省、市新闻媒体记者跟踪采访的身影和全程报道记录。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其目的就是放松市场主体准入,放宽企业注册资本管制,放活主体经营范围,缩短企业办照时间,节省企业经营成本,有利于企业“出生”和有效“成长”。尤其是2015年3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工商总局考察调研时提出工商部门应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行官”和“守护神”的动员令后,阜新工商结合“登改”出台了《阜新市工商局关于鼓励大众创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在阜新当地被称为“十四条新政”,内容涵盖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放宽“一照多址”、支持小微企业依托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集群注册,支持小微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受到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力和城镇自由创业者的“青睐”,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和小微企业的腾飞,阜新市工商局因势利导,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确定100家小微企业为重点扶持对象,局长史国良,副局长郭洪林、牛正民、孙谦分别走进各自帮扶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企业靠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和“互联网+”新型经营模式,走出困境,闯出一片天地。
 
  三年间,阜新市工商局共走访企业近百家,帮助企业解决注册、冠名、商标、融资等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12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