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1999年1月开始从事仲裁工作,至今已21年,凭着对仲裁事业的执着,始终奋战在仲裁工作的第一线。他勤奋工作,恪尽职守,累计处理各类仲裁案件千余件,涉案标的额100多亿元。他就是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个人、丹东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龙云川。
龙云川
情系百姓 一心为民
2000年前后,正值国企转制的特殊时期,部分企业转制后,新的经营者不能按转制合同履行义务,众多职工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多次到有关部门请求维权,情绪非常激动。在处理这些案件时,龙云川充分体谅职工们的疾苦,积极耐心安抚众多职工激动的情绪,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及时把社会矛盾导入仲裁法律程序。经过大量调查研究,龙云川及时作出裁决。裁决作出后,大多数企业都已恢复生产,职工的基本利益得到了保障,激动的情绪得以平息,矛盾予以化解。
顾全大局 力保民生
“沈丹高铁”建设是我省重大基础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整个工程投资额近百亿。在该工程建设时,曾出现重大危机,众多隧道集体停工,并形成了一系列案情复杂、标的额巨大的仲裁案件。
为把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龙云川主动承担起该类案件的办理工作,他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利用假日多次前往北京、福建等地进行送达、调取相应证据,在保证仲裁程序合法有效的前提下,他尽最大可能加快办案速度,能调解的案件尽量调解结案;经努力仍调解不成的,立即依法作出裁决,在法律上消除了工程停工的障碍,为“沈丹高铁”工程顺利完工提供了保障。
化解矛盾 和谐仲裁
近年来,美容整形行业迅速发展壮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此类案件往往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和复杂的医疗专业知识,龙云川把此类案件的重心放到调解上,力争促成双方和解。龙云川撰写的《美容服务合同仲裁》在第四次东南、东北片区仲裁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工作特色奖”。
2018年,消费者李女士找到仲裁办,她因做“拉皮”手术,发生感染,要求某美容院赔偿经济损失。龙云川决定通过调解来化解双方的纠纷。他帮助李女士分析,如果这个纠纷走上法庭,不仅补偿额度是未知数,而且还要费很多时间、精力,他建议李女士提出一个适当的补偿金额。同时,龙云川做美容院的工作,如果案件不能尽快解决,作为经营者可能会增加诉讼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就这样,双方很快达成和解。
案件质量是仲裁工作的生命线。龙云川始终把办案质量放在工作首位,并贯彻落实到所审理的每一起案件中。无论标的大小,无论当事人地位高低,无论当事人的社会背景如何,都一视同仁。2019年春节前夕,两位市民因为房屋漏水产生的房屋租赁纠纷找到仲裁办。为让双方都能安心过年,龙云川利用休息时间,加班为双方调解,耐心劝导双方:“如果你们双方都不冷静下来,非要走法律程序的话,那么是防水层没做好,还是因使用不当而造成漏水,就得进行司法鉴定,可能鉴定的费用会超过房屋的租金。对双方来说都有赔偿风险,不如双方换位思考,各让一步。”两人一听龙云川说得在理,就达成和解协议,当场化解了纠纷。
丹东某银行与某行政单位2000多万元的债务纠纷三四年没有解决,今年6月,双方找到仲裁办,经龙云川工作,双方放弃了举证期、答辩期,当天申请仲裁,仲裁办立即办理,当天受理、开庭,当天结案。双方当事人满意离去。
龙云川说:“仲裁的目的,不是非要分出胜败,而是还当事人一个公道。如果通过我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矛盾纠纷各方的和谐,那么我甘愿做一个仲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