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综治网格化 村民信得过

来源:辽宁法制报 | 作者:记者 栾岚 | 发布时间: 2016-08-22 10:10
记凤城市大兴镇安乐村党支部书记、综治网格长刘金柱
 
  【综治人档案】
 
  刘金柱,现任凤城市大兴镇安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综治网格长。

 
  2015年2月被丹东市评为2013-2014年度平安丹东建设优秀志愿者,2016年6月被凤城市大兴镇评为大兴镇优秀党务工作者。
 
  “安乐村社会管理服务站”服务村民
 
  为了更好地推进网格化建设,刘金柱专门成立了“安乐村社会管理服务站”,并任服务站站长。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村、组二级网格化管理行政体系,结合人口居住分布特点,每个基础网格以自然屯堡为单位,共设10个基础网格。将网格内事物按照镇网格化管理试点领导小组的要求,划分为住宅、商业、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四种类型和日常管理、一般防范、重点关注、综合治理四种管理等级。围绕社会服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做到精确定位、精选定人、精准定责;开展“三级管理服务”,即建立村、组和中心户三级工作体系。基础网格依托网格员、信息员、巡防队、中心户和志愿者等整合管理服务终端元素。
 
  多管齐下,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
 
  刘金柱深知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难点、重点,并结合农村工作的特点和本村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维护本村的和谐稳定。
 
  他克服了村里在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局限,在每个网格内配置了网格长、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信息员、巡防队员、调解员、中心户和志愿者等多种力量。将党建、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群团等工作逐步充实、整合到网格中,建立一格多员、一员多能、一岗多责的工作机制。构建专业力量与居民群众结合、职能部门与属地结合、社会力量与居民群众结合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格局。
 
  针对农村矛盾纠纷主要为家庭赡养纠纷、土地纠纷、林权纠纷和邻里纠纷等几个方面,他带领村网格员一周一排查,调委会一月一梳理。仅去年,刘金柱就带领网格员们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5起,并全部化解。
 
  通过刘金柱采取的这些措施,近年来,辖区内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有效地保障了全镇的社会环境安全稳定。
 
  推进普法教育,夯实网格管理基础
 
  刘金柱深知在农村,村干部、村民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网格化管理工作和全村的和谐稳定。因此,刘金柱首先要求村干部、网格员、信息员、中心户做到带头学法,规定每月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天,不断提高村干部和网格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刘金柱在村委会设立法律知识图书阁,向村民免费提供最新的法律图书读本借阅服务,设立普法专栏,定期更换普法内容,宣传有关法律知识。
 
  在普法形式上,刘金柱坚持通过举办讲座、发放书刊资料、开设宣传栏、张贴横额标语、观看电教片、学生带法回家等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在普法对象上,刘金柱以在校学生为重点。针对村办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容易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通过邀请派出所民警讲课、订阅法制画报、办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对100多名小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还利用暑假,开展一系列青少年暑期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和娱乐中获得法制和道德的学习教育。通过教育,学生中一些不良行为,如打架等得到了纠正,遵纪守法的意识逐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