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大石桥市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胡远哲
【综治人档案】
胡远哲今年40多岁,但却是老政法人。他1992年参加政法工作,2008年任大石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大石桥市连续十年被省综治委授予平安市,而胡远哲个人多次被营口市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化解矛盾身居一线
大石桥市近年来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上访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尤为突出。胡远哲深知不能等矛盾激化升级了才处理,亡羊补牢永远是被动的。他组织综治部门,认真开展矛盾化解工作,主动出击,对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知道、早解决。
为啥要身居一线?当记者问胡远哲这个问题的时候,胡远哲毫不迟疑地回答说,身在一线,就能掌握最真实的材料,抓试点总结经验,调动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能,不断改进创建措施和方法,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难题。
在调查中,胡远哲与大石桥市综治办的同事对排查出带倾向性、苗头性的矛盾纠纷认真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大石桥市委、市政府科学处置提供政策依据。近年来,他们为各级党委政府提出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意见10余件。
“创造性地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使很多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维护全市社会稳定。”胡远哲说,根据调研,大石桥市综治办协调司法部门在全市房屋征收动迁地域,成立了专门调解委员会,由人民调解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在征收现场为群众答疑解难,调处矛盾,化解纠纷。在交警、环保、医院等部门成立专门调解组织,并在两个大型农贸市场成立调解委员会。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结构,在5家行业协会中成立了调解委员会。针对农村土地纠纷和劳动人事争议工作成立了专门机构。
勇于探索服务经济
大石桥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胡远哲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参与平安建设,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现在,大石桥市在256家大中型企业中建立了综治维稳工作机构和警务室,在中小企业中设立了综治联络员,将规模较大的“两新组织”纳入镇区综治成员单位。积极落实企业法律服务包保责任制,深入开展了安全保卫进民企、人民调解进民企、法律服务进民企、预防犯罪进民企、安全生产进民企、职工维权进民企、诚信经营进民企等“七进民企”活动。为解决民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点多、面广、量大的问题,在部分协会中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站”,协助管理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促会员企业排查整改隐患,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水平。大石桥的《发挥“两新组织”作用,努力推动非公组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经验做法被《中央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经验选集》收录。
自加压力无怨言
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从不摆架子。这是胡远哲的同事们对他的评价。2014年,营口市开展特殊群体核查管控工作,因为核查管控工作涉及人员多、数据量大,当时,大石桥市综治办工作人员不足,面对困难,他带头苦干。在核查工作攻坚阶段,采取“5+2”“白加黑”的工作节奏,节假日放弃休息,连续工作半个月,在营口地区首先完成了初步核查工作,得到了上级综治部门的充分肯定,实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目标。在排查中,他十分关注刑满释放人员帮教工作,要求各镇区、各部门和基层党政组织对于这类人员要用心帮扶,用爱感化。高坎镇刑满释放人员杨某,曾经是“二进宫”的典型人员,胡远哲在排查中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接触帮扶,了解他的思想,关心他的生活。杨某转变了思想认识,自觉守法、自力更生,组织刑满释放人员互相帮扶,在胡远哲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了30余人的阳光帮教团队,并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去教育他人。2015年9月,杨某还因勇斗凶徒,被大石桥市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成为了刑满释放人员的典型。
在胡远哲的带动和努力下,大石桥市推行综治成员单位“联镇包村、共创平安”工作机制,切实调动起综治成员单位参与平安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实行市、镇、村三级联创和“一创带九创”活动,通过创建平安市,带动平安镇、平安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
现在的大石桥市社会治安取得了明显改观,治安防控能力显著增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民间纠纷明显下降,政治环境和社会治安稳定,而这一切,都有胡远哲和他综治战线战友们的心血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