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沟屯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镇大道村,这是我省最北端,也是一个在地图上搜不到的小村落,有30户人家。过去,想要进入南沟屯只能走一条狭窄又颠簸的破土路。直到2018年4月下旬,阜新市委政法委办公室副主任商春博被选派至大道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给这个山沟里的村落修一条水泥路。
近日,记者来到了大道村,采访为村里带来了“活脑筋”和“致富路”的商春博。
驻村书记到任先修路
白净的脸庞,一双篮球鞋,初见商春博,很难将他的形象与农民联系到一起。但是,当他向记者介绍起农耕劳作来,却像极了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
“你看今年玉米长得壮,每亩地就比去年多收成400斤,一斤7毛钱,就多挣280元,这全靠雨水好,老天爷赏饭吃。”商春博说着说着就开心地笑起来。
大道村党支部书记李保山告诉记者,商春博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了村里的老党员和贫困户。“第一站就是南沟屯,在路上我逗他,商书记,我给你扔到这个沟沟里你都找不回去。”李保山说,商春博不信,拿出手机要导航,却发现手机根本没有信号。
坐在颠簸的车里,商春博正经了起来,“这可不行,在这山沟里,没有信号,没有平板路,有点儿什么急事儿,人出不来进不去啊!”
“就是没钱修路啊,百姓卖给粮贩子的玉米,每斤都比外面少卖2分钱,人家粮贩子才肯上门收。”李保山告诉商春博,不仅如此,化肥、种子成本都比外面高,要不运不进来。
这次走访让商春博坚定了修路的想法,“要想富先修路,这话啥时候都不过时。”商春博说干就干,去县里找县委书记、县长、政法委书记谈想法、谈思路。回市里,找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付志宏作汇报,争取支持。经过一个月的连续奔走,大道村迎来了5公里的水泥路。记者亲自走了这段路,虽说不宽,但通过一辆汽车绰绰有余。雨雪天,老百姓再不用深一脚、浅一脚在稀泥里拔腿了。
“有了这几公里的水泥路,村里的农作物方便运出去,农民收入也多了一些,2018年11月,大道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面对称赞,商春博谦逊地说:“之前修路,村书记李保山、村主任张宇弛都垫付了资金,这都是好村官儿。”
动脑筋开辟创收新方向
有了路,就要致富。
商春博开始给村里寻找致富经。2018年8月,商春博和李保山带领全村党员前往凤城市大梨树村,学精神也学经验。
大道村预备党员赵显军今年26岁,之前是阜新市一家汽修厂的工人,回乡后,赵显军常常同商春博交流思想,提及其亲属种植野山椒,收入可观。商春博听后,当即鼓励赵显军也种植,并为其寻找相关的种植知识。“赵显军读过书,有知识,这样的年轻人应该被培养成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商春博如是说。
在沙各土屯赵显军的农田里,这个晒得黝黑的年轻人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40亩的野山椒,每斤的价格是玉米的4倍,今年带来了12万元的利润。“种植野山椒要多吃苦,农药会把野山椒杀死,我拔了40天的野草。”赵显军指着山坡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明年我要加种几十亩。”
“在这里,一年能赚十几万算是高收入了,加上别的进项,他家能过个不错的年。”商春博说,明年应该还会有一些村民愿意试种野山椒。“我们正尝试从多个方面给当地村民开辟致富空间。”
2019年9月30日,大道村组织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大道村乡村文化体验旅游节”,吸引了不少游客,当地村民终于感受到了旅游行业带来的红利。“大道村还有一个辽代古墓,很多游客感兴趣,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第一步。”商春博介绍说。
除了吸引人走进来,商春博还研究着让村里人走出去。“有些外出务工的村民,秋冬时节闲在家,不如再打些短工。”商春博和李保山研究后,开始为此项目而奔走。
2019年10月29日,大道村举办了“支持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以此作为桥梁纽带,为大道村及周边乡镇村屯的百姓创造了一个短期用工的机会。活动获得了阜新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和点赞,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孙军和政治部主任高春东出席活动,市就业服务中心相关领导也带领10余家企业来到现场招工。现场还开展了发展“庭院经济”的专题讲座,为参会人员拓宽思路,开拓“致富路”。
“下一步,我想给赵显军报名参加致富带头人培训,让他会致富,会带领人致富,让村民真正学会动脑筋、想办法才是我最大的期许。”商春博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