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顺是本溪市南芬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负责人,主办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刑事执行检察业务。今年是他负责公益诉讼工作的第3个年头。
公益诉讼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新职能,对已从事检察工作25年的张立顺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面对挑战,张立顺以维护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为切入点,不断推进公益诉讼检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为新南芬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2017年7月起,张立顺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05件,其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84件、食品药品安全领域113件、国有财产保护领域7件、英烈保护领域1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5件。
千方百计深挖案源
自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张立顺从线索查找、调查取证,到立案、现场勘验、案件讨论、发送检察建议……每个案件他都亲力亲为,和干警一起参与取证。
面对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匮乏无从下手的问题,张立顺不等不靠,千方百计深挖案源。
张立顺在刑检部门办理的百余件案件中逐一筛选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将其中符合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11件案件予以立案,在全市率先办理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为了减少诉前公告程序对起诉的影响,张立顺把线索摸排工作延伸至刑事案件侦查阶段,并与公诉部门加强沟通,确保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与公诉同步。
构建公益诉讼大格局
在平时的工作中,张立顺注重强化公益诉讼业务学习,探究办案之法,他大胆探索、勇于担当,在案件中聘请林业专家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出具生态功能修复专家意见,提供补种方案和费用。每份专家意见张立顺都潜心研究,认真评估。
为保证生态修复得到落实,张立顺数次与林业行政机关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研究生态修复验收方案,多次翻山越岭寻找适合异地补种林木的地块,有一次他在山林中迷路,直至深夜才走出大山,那是寒冷的冬天,他到家时已是全身冰凉。
在从事公益诉讼工作中,张立顺坚持做好宣传工作,经常开展公益诉讼知识讲座和社会宣传活动,促进形成维护公益社会氛围,并推行公益诉讼联络员、监督员制度,构建公益诉讼工作大格局。
把系列大案办成典型案件
张立顺在每起公益诉讼案件起诉前都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林业专家提供的生态修复方案得到全部当事人认同,林业行政机关全力配合生态修复验收工作,同时在起诉前与法院举行圆桌会议协商,得到法院全面支持。
2019年9月6日至12月22日,张立顺共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5件20人,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全部请求,被告人认罪认罚,对被盗伐的公益林木进行生态修复,并补种红松11645株,占地71.5亩。张立顺把这一在当地有影响的“5·22”盗伐林木系列大案办成了生态修复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