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泉林今年46岁,是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兴工派出所社区民警。起初他只负责铁西区兴工街道沈辽东路社区,后来又增加一个社区,两个社区有10000多户居民,他带着两名辅警天天泡在社区里,帮着百姓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杂事。一晃就是16年,当年的小于变成了老于。
入户走访结下情缘
沈辽东路社区居民都知道老于和小雨 (化名)关系最铁,小雨比老于大3岁,却心甘情愿喊老于一声哥。
小雨在沈辽东路社区算个“名人”,精神二级残疾,平常行为举止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犯起病来就可能做些出格的事。多年前小区里有户人家办丧事,楼单元门口摆放不少花圈,小雨大半夜睡不着觉就忍不住淘一回气,把花圈都挪到别人家门口去了。这能不惹麻烦吗?
2004年,老于到沈辽东路社区的时候,听前任社区民警详细介绍过小雨的情况,他第一个走访对象就选择了小雨。“我在楼下见到小雨,跟他打招呼,说我是新来的社区民警,到他家看看。他家那真是一贫如洗,邢姨守着这么个儿子过生活,真不容易。”老于告诉记者,从那一刻起,他就决定要帮帮这个不幸的家庭。
4月15日,记者随老于到邢姨家走访,敲开门,小雨热情地喊老于“哥”,让老于和记者进屋,74岁的邢姨非常开心,打开话匣子就合不上了。“这些年多亏了于警官照顾,我们和人家无亲无故,孩子一犯病就找他,随叫随到,送医看病。平时孩子总找‘哥哥’要这要那,于警官不嫌弃他,有空就开车拉他出去兜风,随时开导他。孩子差不多10来年没犯病了!”
于泉林(左)和邢姨母子亲切交谈,就像一家人 郝洪伟 摄
警察“哥哥”有求必应
老于到沈辽东路社区处理的第一起棘手事件就是小雨制造的。
那年中秋节,街道办事处给残疾人发放福利,每人100元现金。赶巧小雨不在家,社区工作人员就把钱给邢姨了。小雨回来后追问这事,邢姨说社区已经给钱了,小雨却不相信,拿一把刀跑到社区,把刀架在社区工作人员脖子上问:“这刀下去能掉脑袋不?”吓得社区工作人员不知所措。老于得知小雨闹事,赶紧赶到社区,对小雨大喝一声,小雨看老于来了,马上扔下了刀。一起险情化解了。
有一次小雨离家出走,谁也不知道跑哪去了,老于到处找也没找到。3天后的凌晨4点钟,小雨回来了,邢姨听见孩子的动静,急忙下楼让他回家,他说什么都不上楼,谁劝也不好使。邢姨没招了打电话求助老于。老于急忙赶来,把小雨劝上楼,等他吃完药稳定了之后老于匆忙上班去了。
小雨对自己的事不避讳,对记者说“哥哥”对他最好,他爱看球,“哥哥”想办法给弄球票,他爱抽烟,“哥哥”给他买烟,他爱出去玩,“哥哥”就开车带他出去。“北屋我睡觉的床,是‘哥哥’给的,原来的床坏了,‘哥哥’搬来新床,把旧床搬走,因为搬床‘哥哥’的腰都受伤了。”说到高兴处,他拿出一个警用水壶,告诉记者这是“哥哥”给的,是自己心爱的收藏品。
疫情期间特殊关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邢姨没有口罩,但小雨在家闲不住总张罗到外面溜达。老于第一时间给邢姨送来口罩,告诉邢姨注意居家隔离,可是小雨怎么办?老于发动派出所同事把不用的手机献出来,给小雨当玩具。这下小雨有玩的了,30多部手机随便摆弄,整整40天没有下楼。
谈到老于对自家的帮助,邢姨有太多的话要说。“于警官照顾我家16年,对我们真是太好了,比亲儿子还亲。感谢党教育出来这么好的警官。”这话发自内心。
老于说:“照顾好邢姨母子,完全出于自己的本分。她们能过上正常日子,也就减轻了社会负担。社区民警就是干这个的。一个个家庭平安了,整个社会就平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