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抗疫的最前沿,
我也在战“疫”的一线。
我能感知你,
像我对你同样的惦念。
抬头仰望,看见阳光一片,
心里有莫名的温暖。
老夫老妻,一些缠绵话刚到嘴边,
却又红着脸轻咽。
一句职责所在送给自己,
我们必须坚守奋战,
一句惦念送给你,
我们必须平安凯旋!
2月8日,盘锦市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郑宇涵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首小诗,她骄傲地告诉大家,这是爸爸送给妈妈的诗,郑宇涵骄傲的不仅仅是父亲的才情,更是因为父亲和母亲的职业。父亲郑春玉是盘锦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教大队大队长,母亲于秋娜在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二科工作。疫情暴发以来,郑春玉和于秋娜先后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线。
郑春玉(右)一家三口
1月25日,盘锦市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于秋娜第一时间被紧急安排在疾控消毒组,负责留置观察所的消毒工作,不间断对所内各个区域进行消杀防控。而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于秋娜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于秋娜被紧急调往一线后,郑春玉的内心也“蠢蠢欲动”,他要去一线,去战“疫”。
1月31日,郑春玉递交了请战书,申请到一线执勤。随后,郑春玉被派至一线,每天执守在丹锡高速公路盘锦站出口的疫情防控监测卡点和市区重点区域设置的卡点,排查、登记进出城区的车辆和人员。久久站立腿疼脚麻,北风吹过寒风刺骨,这一切没有浇灭郑春玉的热情。
“其实,我有自己的一点小心思,希望这一次还能和妻子一起战斗,等我们老了,这将是最独特的回忆。”郑春玉说。
2003年,郑春玉和于秋娜举办了婚礼,他们在休了3天婚假后,就双双投入了抗击“非典”疫情的工作中。
17年过去了,这对抗疫夫妻又一次成为了并肩战斗的战友。郑春玉说,写诗的那天中午,妻子回家临时休整。妻子憔悴的样子让郑春玉心疼,于是在卡点执勤间隙写成那首女儿晒出的诗。
“我们两次拼搏在抗疫第一线,我们将担起使命,不负韶华。”郑春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