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到员额检察官,她的工作轨迹从没离开过“公诉”这个岗位,10年来,邵天雯独自办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500余件,涉案800余人,所办案件无一错案或瑕疵案。2018年,邵天雯被评为营口市检察机关办案能手。
邵天雯
人物标签
■她有股不甘人后的倔劲儿。
■公诉岗位上,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
■她是“拼命姐”,更是“爱心姐”。
以理释法化干戈
2009年,邵天雯考入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当年,细心的她在审阅一份案件材料时了解到,犯罪嫌疑人谭某与被害人谭某某是一对兄弟,因土地面积问题,矛盾已蓄积多年。案件发生时,谭某某与谭某的妻子发生口角,谭某用砖头将弟弟的头部打成轻伤。
邵天雯采取法律教育与亲情感化相结合的方法介入此案,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兄弟二人终于达成和解协议。签完协议后,兄弟二人均掩面而泣,互相检讨自己的过错。为表谢意,谭氏兄弟给邵天雯送来了写有“以理释法显真情、化解矛盾促和谐”的锦旗。
2012年,邵天雯调入营口市西市区人民检察院工作。采访中,记者发现邵天雯有股不甘人后的倔劲儿,面对大案敢打硬仗。2018年是她从事检察工作以来最繁忙的一年。年初,她刚刚完成在全省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孔某某受贿132起、涉案金额760余万元重大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还未来得及休息,便提前介入营口市监察委员会移送的首例留置案件,并于今年4月高质量完成该案件的审查起诉及出庭公诉工作。
剑胆琴心谱忠诚
在普通人眼里,公诉人在法庭上唇枪舌剑、慷慨陈词,是“风光”的事,但背后所承受的压力、付出的辛劳以及背负的责任,是外人难以体会的。不论大案小案,公诉工作必须深入细致地审查分析证据,认真推敲案件中存在的问题,从阅卷到提审,再到审查报告的形成,少则几万字,多则十几万字,对于公诉人而言,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
2010年4月,还是检察新兵的邵天雯接到了一项十分棘手的任务——参加东港市首例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出庭公诉工作。这是一个社会影响较大的黑社会组织,成员多达29人,此案涉及11项罪名的指控,且犯罪嫌疑人气焰嚣张,团伙第二号人物始终“零口供”,邵天雯与其他4名公诉人顶着巨大压力,历经13天的激烈庭审,出色地完成了公诉任务,29名被告人均得到公正判决。“同行”们这样评价她:沉着冷静、气势逼人!
爱心倾注在未检
在检察工作中,邵天雯深深感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神圣的法律殿堂里游刃有余,要想在公诉工作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她将拼劲儿时时刻刻用在学习和钻研中。
她是“拼命姐”,更是“爱心姐”。2018年年初,邵天雯投身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及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法治宣讲工作中,她积极探索,走进幼儿园“当老师”、走进电台直播间“当主播”,实现了法治进校园的全覆盖。在未成年人心理干预工作中,她以保护未成年人为己任,多方咨询、联络,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积极主动与学校、家庭沟通。邵天雯说:“未检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它不能只讲法,更要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