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凌源第一监狱六监区监区长姜海龙
13年来,随着一件件事情得到妥善解决,一个个服刑人员走向新生,岁月在他额头上也刻下了一道道痕迹。“尽管他们因为犯罪而获刑,但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及时合理地疏导他们的情绪,可以使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凌源第一监狱六监区监区长姜海龙向记者道出多年总结的经验。
姜海龙与服刑人员谈话
工作13年
心始终与监区连在一起
6月23日,天气炎热,一边抹着汗水一边小跑的凌源第一监狱六监区监区长姜海龙在匆匆吃了一口午饭后赶紧往监区赶。“还得换别人来吃饭,不抓紧点不行……”作为监区长,姜海龙已在这里工作了13年。
“下午得先去看看服刑人员张长贵(化名),他媳妇提出和他离婚之后,状态一直不太对。还有服刑人员王明白(化名),也不知道家里的房子卖了没有……”姜海龙喃喃自语,他随手拿起保温杯想喝口水,才意识到早晨沏好的茶水已经凉了。
13年来,姜海龙和六监区的感情已是浓得化不开。他的心始终与监区连在一起。服刑人员们总是说:“如果想找人聊聊天,我们就会想起姜海龙。”监区民警说:“有海龙在,啥事儿我们都放心。”
当天13时,姜海龙夹着日记本朝监区走去。远远望去,他的背已经微驼。
这里的工作
每天都是新的
2006年,姜海龙从警校毕业后就到了凌源第一监狱工作。在一些人的心中,监狱似乎是个干不出成绩的地方。卸下大学生的光环,正值青春的姜海龙也感到过迷茫和彷徨。但他是一名警察,也是党员,凭着对监狱事业的赤诚之心,他很快便调整心态,进入新的角色。
在这里,他闭上眼睛都能准确找到每一个房间的门口,对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也倒背如流。然而,他却说自己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因为每天都会有新的事情发生、新的人员变动、新的工作产生。
服刑人员的每一个动作
都被他看在眼里
每一天走进监区,他会首先来到值班室,查看监区的值班登记簿,了解服刑人员的变动情况,谁来了,谁走了,有无外诊和会见的,这些变动他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接着,他就开始每天早上的“查房时间”。他要用“X光”一般的眼睛扫描每一位服刑人员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和家庭变化,有没有家属会见,亲情电话里说了些啥,他都会一一过问。一旦发现情况,都会随时记录,马上处理。
35岁的服刑人员张长贵因故意伤害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他的妻子前几天来会见时提出离婚。这两天,他少言寡语,经常发呆,这些姜海龙都看在眼里。
“咱俩其实年龄差不多,我虚长几岁,经历的事情比你多一些。你犯了错,法律给了你一次严厉的惩罚。吃一堑长一智,今后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了。如果有什么话想对别人说,记得来找我。”姜海龙叮嘱他,“下次好好跟你媳妇谈谈,如果实在不行,咱也不能耽误人家,将心比心。”
谈话结束后,姜海龙会继续他的“查房”程序。一天的工作基本都是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就是监狱警察平凡的一天。
后记
对姜海龙来说,每天最难的事情就是正点下班回家。但他也知道,选择了警察,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选择了警察,也就选择了付出,选择了比一般人更多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