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士岩向记者讲述修电井解决村民用水的过程
赫士岩今年56岁,在快要退休的年纪,他却毅然地报名了驻村“第一书记”。“5月14日是我‘走马上任’的第一天。”7月27日,面对记者的采访,赫士岩将记忆调回那令他自豪的一刻,“从那一天起,我从灯塔市公安局法制大队民警变成了灯塔市佟二堡镇东升村的‘第一书记’。”
赫士岩刚到村里就赶上干旱缺水,“咱们村没啥产业,我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春种,可井里就是抽不上来水。”于是,这位“第一书记”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给村里打新井、修旧井。
由于天旱,村里的一口电井塌方了,只能重新打一口井,赫士岩立即去协调打新井的经费,然后找来打井工程队。为了赶工程,赫士岩天不亮就跟着工人到地里开工,白天他头顶烈日蹲在井架旁,看着钻头一点一点钻下去,晚上天黑了,他才和工程队一起收工回来休息。仅用了两天时间,新电井就打好了。随后,赫士岩又了解到,因为大旱水位下降,村里另外两口电井需要更换大功率水泵,还有四口电井需要重新接管,修井的经费都是赫士岩去协调申请的,修井工程中,他也是全程亲力亲为。
“能为村民干点实事,挺高兴的。”赫士岩一边翻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日记,一边笑着说。
写工作日记是赫士岩每天的工作之一,给村里党员开会、去困难群众家里慰问、村民来找自己解决问题等等事情,他都会事无巨细地写下来。
记者翻开一篇工作日记,那一页记得满满的,赫士岩写道:“那天一位村民来找我调解矛盾……”当天,村民程某找到赫士岩,说邻居黄某种植的灌木树生长过高影响了自家苹果树的采光,程某多次让黄某修剪树木,黄某却迟迟不肯修剪。赫士岩来到林地,看见黄某种植的灌木树因为长期没有养护,树冠太大才影响了程某家苹果树的采光。于是他找到黄某说:“你承包林地种植灌木树,就应该进行定期养护,从法律的角度说,你承包林地却不养护,还造成他人果树减产,对方起诉你,你得全部赔偿,这事你可不占理。”黄某知道这新来的“第一书记”精通法律,二话没说就答应马上修剪树木。
赫士岩来村后,党员活动多了起来。7月4日是村里的党员活动日,赫士岩和党员们研究想把采摘项目引进村子,“咱们村地理位置好,入秋以后,佟二堡镇能迎来大批游客,如果村里能采摘软枣、猕猴桃吸引游客来……”说起改善东升村落后的办法,赫士岩和党员们心里都有着期盼和希望。
东升村党支部书记张洪全说:“赫大哥把相关政策一项一项落实到村里,他在我们村建了垃圾堆放点,教村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他开展的普法教育讲座也让村民们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