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
6月5日,本报以《葫芦岛中院:8天执行和解25起案件》为题,对执行法官蔡晓勇攻坚克难快速执行案件一事进行了报道,时隔8天,6月13日,记者再次来到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采访时得知,蔡晓勇竟是一位尿毒症患者。从得知自己患病到现在,他三缄其口,坚守在执行岗位上。凭着这种执着和拼命的精神,四年来,蔡晓勇主办执行案件近百件,执结标的额近2.86亿元。仅今年1至5月,蔡晓勇和他的执行团队已经收案72件、结案49件,执行标的额4.16亿多元。
蔡晓勇
记者印象
蔡晓勇熟悉基层、了解群众、深谙民情民风民俗,既讲法理,又讲情理,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社会效果,深受当事人尊重和老百姓的喜爱。
蔡晓勇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把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努力做好的决心,以及追求正义、维护法律权威的信念。
宋景官(中)从蔡晓勇手中接过执行款
“蔡法官办我们的案子,办得很辛苦,却没吃我们一口饭、没收我们一点礼,他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好法官。”在短短8天之内圆满执结25件执行案件,当25位申请人高兴地拿到属于自己的房产证时是这样评价蔡晓勇的。
然而,申请人们并不知道,为了这个执行案件,在这8天时间里,蔡晓勇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重病患者,几乎天天往被执行单位跑,说明利害关系、讲清失信惩戒后果,一大早去,天黑才回。就凭着这样的不懈执行,才使案件最终达成了和解。
“我们局里这几年几乎所有难办的、复杂的案件,蔡晓勇都参与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像个‘拼命三郎’。”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安静如是说。
“只要身体能撑住,就一定工作到底”
今年55岁的蔡晓勇,已经在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了25个年头。2014年,蔡晓勇调入执行局,担任执行二庭庭长职务。多年来,他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为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公平正义和他深爱的父老乡亲奉献着光和热。
特别是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后,身为战斗在一线的执行法官蔡晓勇更是拼了。不幸的是,2017年初,他被确诊为尿毒症,医生要他立即住院治疗,但蔡晓勇惦记着案子。一年来,他把每周一次的透析都安排在晚上,从不耽误工作,和大家一样正常出差。然而,每次出差,蔡晓勇都把透析的时间提前或拖后了。蔡晓勇说:“只要自己身体能撑得住,就一定要工作到底。”
每天,蔡晓勇的工作都安排得非常紧凑:清晨赶往被执行人家里蹲守、去银行办理账户冻结手续、到查封的房屋实地察看,午饭时间也往往一拖再拖。匆忙用餐后,要上门送达法律文书、接待来访当事人、召集大家汇总一天的战果……
从全市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开始,蔡晓勇每一天都是这样忙过来的: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频繁加班、连续工作、集中执行已成常态。他说:“执行法官守护着诉讼的最后环节,只要能让判决落实到位、能让老百姓满意,我们都应该认真去做。”
因为患有高血压和痛风,蔡晓勇需要长年吃药,却常常由于过度劳累,服药后血压也很不稳定。同事们经常劝他到医院去看看,他总是说:“等忙过这一阵子再说吧。”这一推就是一年多。和他共事的执行法官姜以纯记得:一次到北京出差,蔡晓勇感觉头晕恶心、脸色惨白,在宾馆里躺了一天没起来,大家都劝他别去现场了。可第二天病情稍微好了一点,蔡晓勇就和同事驱车到70多公里外执行一个案件,直到晚上7点多才回宾馆。
今年上半年,蔡晓勇身体每况愈下、日渐消瘦,医生告诉他一周要做两次透析,必须注意休息。蔡晓勇只好向领导和同事说明,并递交了辞去庭长职务的辞呈。蔡晓勇表示,自己一定要战胜病魔,争取早日重返岗位。
“他是为了让老百姓相信法律在拼命”
蔡晓勇用真挚的感情和实际行动,让每一个执行案件当事人感受到了公平正义,而他收获的是当事人满满的感动。
当事人宋景官记得:葫芦岛某储运有限公司欠了他30多万元投资款,由于被执行人公司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同时也没有以自己公司名义发生的经营活动,官司拖了12年。
期间,曾有3任法官多次找被执行人,葫芦岛某储运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杨某分别于2007年、2008年支付申请人4万元和3万元,终因无财产而无法执行,案件执行陷入僵局。2011年6月10日,杨某与申请人达成协议,由杨某本人偿还申请执行人宋景官本金31万元、诉讼费1.2075万元,申请人放弃利息,到2015年5月执行完毕。履行过程中,杨某因病于2013年6月去世,案件已经无法执行。
2018年初,案件再次被分到葫芦岛中院执行二庭。蔡晓勇经仔细调查,未查到被执行人及杨某名下有房产及车辆。工商登记名下没有其他公司。于是又到绥中县向杨某的朋友了解其财产情况。得知杨某以前因欠债,为了逃避债务,在很长时间内已经不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从事经营活动。蔡晓勇仍然不死心,经过暗访调查,了解到杨某生前有一个海参养殖场,但是不知道确切位置。他化装成购买海参的老板,查找到海参养殖场的准确地点,并了解到现由杨某长子经营。蔡晓勇依法对养殖场予以查封。
杨某长子提出执行异议,经过二次异议之诉,葫芦岛中院作出了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省高院判决认定葫芦岛中院查封的财产系杨某的个人财产,又经过评估、拍卖程序,将查封的海参养殖场变现。至此,这起12年未执结的案件执行完毕,多年积案终于结案。
等待了12年,终于拿到执行款的那一刻,宋景官流泪了,他说:“要是没有法院主持公道,我们一家真的就活不下去了。”
这仅仅是蔡晓勇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
石家庄某资源有限公司李经理清晰地记得,建昌县某集团欠其公司8000万元。案件在某法院执行涉案房产时由于没到房产部门登记,仅向被执行人送达,导致被执行人建昌县某集团之后用其抵押贷款,案件无法执行。2016年9月,案件转到葫芦岛中院。蔡晓勇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一“骨头案”。通过仔细查阅卷宗,他发现被执行人有涉嫌拒执罪,抓住这一突破口,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蔡晓勇辛苦奔波、诚恳劝解、讲法律、讲道理、讲后果,最终使双方开始协商。通过他两年的不懈努力,2018年春节前,8000万元执行款终于到位。
在接受采访时,李经理对记者说:“我知道蔡法官有多辛苦、有多累,我们都以为这8000万元打水漂了。但蔡法官对我说,如果裁判不能执行,判决打了白条,群众就会不相信法院、不相信法律、不相信党和政府。作为执行法官,他就会感到耻辱。他是为了老百姓相信法律在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