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建设,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日前,丹东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请进一批小学生,开展“小小法援接待员”沉浸式司法为民体验活动。
探秘三大服务平台
感知司法为民“零距离”
丹东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热线电话、法律服务网络、服务大厅三大平台,成了同学们关注的焦点。它们究竟如何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中心工作人员的热情引导和通俗易懂地讲解下,“司法为民”的服务图景正缓缓展开。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有序参观了服务大厅。这里环境明亮整洁,窗口标识清晰醒目,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功能齐全的现代化自助服务终端更是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中心为群众打造的“一站式”服务究竟有多便捷、高效、贴心。
随后,通过对“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及网络平台功能的详细介绍,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寻求法律帮助的多元途径,更深刻体会到“法律就在身边,援助触手可及”的真正含义。
互动式学习
在实践中领悟司法为民的真谛
为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同学们化身为“小小法援接待员”,在模拟接待窗口前,在工作人员的全程陪伴与专业指导下,扮演“法律服务工作者”。他们学习使用礼貌用语问候“来访者”,耐心倾听其诉求,并尝试提供初步的指引与帮助。
这一沉浸式体验,使同学们真正融入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角色,深刻体会到他们服务群众的初心与担当。更在亲身实践中,切实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法治认同感。
“法律知识小课堂”
启蒙法律意识与提升维权能力
结合同学们的认知特点和实际需求,中心工作人员精心打造了两场微型普法课堂,主题分别聚焦于“校园安全与自我保护”和“未成年人权利与义务”。
课堂上,工作人员围绕“什么是校园霸凌”“如何应对校园霸凌”“法律底线与行为边界”等核心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引入相关法条,清晰地讲解了预防校园欺凌的方法、树立正确法治意识与维权意识的要点,以及遭遇校园霸凌时的合法维权途径。同时,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同学们:法律既赋予未成年人保护,也明确了行为约束,需知晓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后果,引导大家既不做施暴者,也不做沉默的受害者与旁观者。
丹东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作为全新起点,不断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载体,以真诚与实际行动,护航每一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