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盘锦市大洼区税务局以法治思维破解征管难题,用数字赋能提升监管质效,靠服务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日前,本报记者对国家税务总局盘锦市大洼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浩宇进行了专访。
国家税务总局盘锦市大洼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张浩宇
辽宁法治报:盘锦市大洼区税务局如何理解“税收·法治·公平”的价值内核与实践路径?
张浩宇:税收怎么征、征多少、什么时候征,都要在严格的法治框架下完成,理想的税收法治体系将通过科学的税收调节实现横向平衡税负、纵向调节收入的双重公平,其中所蕴含的规则导向为经营主体提供公平的税收环境以及有序的争议解决依据,因此公平既是法治的内在价值追求,也是税收调节的终极目标。在基层实践中,我们以法治为基准线,通过规范执法程序、统一裁量标准确保税收征管合法性;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风险精准识别,保障纳税人公平税负;在政策执行中建立“信用+风险”监管机制,既维护税法刚性又体现差异化服务,最终实现“税收调节分配、法治规范征管、公平促进和谐”的良性循环。
辽宁法治报:盘锦市大洼区税务局对一体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是如何理解的?
张浩宇:这是国家税务总局为打造效能税务、实现更高质量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而提出的治税理念。在经济社会与技术革新双重驱动背景下,经营主体对执法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我们以高水平法治助力高效能治理;征管对象复杂化倒逼税收工作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从而需要以更严标准防范技术应用中的执法风险、廉政风险,实现严管与善治有机统一。一体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三治”对基层税务部门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依法治税为以数治税和从严治税划定了法律边界,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以数治税提供了技术支持,让执法更精准、管理更高效;从严治税则是提供了纪律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一体推进、系统施策,效能税务建设才能迈出坚实步伐。
辽宁法治报:盘锦市大洼区税务局在全面依法治税的基层落实环节采取了哪些创新性改革举措?
张浩宇:我们从三方面破题求解:一是创新开设小稻“税”课堂每周实训,以业务骨干“传帮带”加速青年干部成长,开展“模拟法庭”沉浸式训练,将法治思维融入实战场景,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二是主动向上级部门争取支持,搭建跨领域信息共享机制,以协同配合破解“信息孤岛”难题。三是针对重点领域建立“风险预警—柔性提醒—刚性执法”递进式税费治理链条,并积极探索前端服务引导,通过源头综合施策,帮助纳税人更好了解税法规定,厚植法治税收土壤。
辽宁法治报:盘锦市大洼区税务局如何将依法治税与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相结合?
张浩宇:依法治税是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的基本方法之一,更是保障“强基工程”顺利推进实施的重要根基。我局聚焦“三基”发力,推动依法治税与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税费征管“强基工程”深度融合。一是立“制度基”,构建法治征管体系。对照税收法律法规,全面梳理基层征管流程,构建完善标准明确、程序规范、运行高效的执法制度。严格落实“依法征收”底线,强化税费收入质量监控,以制度刚性守护法治权威。二是夯“数据基”,提升法治监管效能。依托“法治框架+数据治理”模式,依据“一户式”“一人式”智能归集要求,规范税收数据采集流程、明确数据采集标准,以法治手段保障数据安全与纳税人权益。将税法依据转化为风险识别规则,高效锁定违法行为。三是优“服务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健全“政策落地闭环”,以法治审核确保政策执行口径统一,深化“政策找人”,坚持以法为据、法理相融,以“柔性执法”服务增进征纳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