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夺子战争:爸爸为了狠抓孩子小博(化名)的学习与行为习惯,经常动手;妈妈为了“保护”孩子,偷偷将小博转移,暂时不让他上学,并上诉要求变更抚养权。但这场针锋相对的夺子之战,最终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湾里人民法庭法官的调解下,让双方以孩子为圆心,达成了轮流抚养的方案,减轻了对孩子的伤害。
法官将小博和其妈妈请到家事调解室,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从暴力教育到夺子纠纷
江梅(化名)与蒋骏(化名)原本为夫妻,2014年8月,二人的儿子小博出生了。2017年4月,江梅、蒋骏二人因感情不和协议办理离婚手续,约定小博的抚养权归蒋骏所有。但事实上,离婚初期小博一直同江梅共同生活,小学三年级后才与蒋骏一起生活。
随后,蒋骏狠抓小博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在小博的记忆里,爸爸有一次因为他学习成绩忽上忽下而对他动了手。还有一次,因为跳绳不合格,爸爸让他饿肚子练习,不给饭吃。后来,爸爸还找了“新妈妈”……
五年级的某一天,小博因不满蒋骏动手打他,在学校午间休息的时候偷偷溜出去给妈妈打电话,江梅随后将小博接走。当天放学时,蒋骏因为未接到小博报了警,后来才得知孩子被妈妈接走了。
江梅对蒋骏严苛的教育方式感到非常生气,又担心把小博送上学后会被蒋骏抢走,索性偷偷将小博转移,暂时不让孩子上学了。为根本性解决问题,江梅还于2024年9月起诉至法院,要求变更小博的抚养权。
倾听,打破审判僵局
开庭当日,小博的姥姥、姥爷等亲友全来了,大家都关注着孩子的将来。
“我不同意调解,我坚持要儿子的抚养权,他妈妈管不了他学习,会给他耽误了!我近期在外地工作,我要求延期审理,我要见到我儿子,亲口听他的意见!”爸爸蒋骏激动地说。
妈妈江梅则说:“我要儿子的抚养权,我不需要他爸爸支付抚养费,孩子这次偷偷跑出来找我,下次再打他,他不找妈妈找社会上的坏人怎么办啊?孩子姥姥和其他亲人都能帮衬着我抚养孩子长大成人。”
看着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湾里人民法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张景馨说:“我想单独和孩子谈谈,听听他真实的想法,请你们家属都回避一下。”
随后,张景馨将小博和其妈妈请到了家事调解室,并将小博叫到了一边,孩子虽然看起来很机灵,但是眼神中始终带着恐惧,“我害怕我爸爸,担心一会儿见到爸爸会打我,我是偷偷逃走的。”
“你不用怕,你爸爸告诉我,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见到你了,他很想你,他想好好和你聊聊,亲耳听听你的意见。”张景馨接着说,“阿姨家也有一名小学生,有时也会调皮惹人生气,阿姨也会教育他,不要埋怨你爸爸……你目前不愿意接受爸爸动手打你的方式,一会你就好好和爸爸聊聊……”
听着温柔的话语,小博慢慢放松下来说:“妈妈不动手,还给我找了老师辅导我,我喜欢和妈妈一起住……如果不打我的话,我也喜欢爸爸,让我想一想到底和谁一起住……”
调解下的交替守护
听到孩子心声,小博的爸爸妈妈都冷静下来了,“爸爸不会再动手打你了,你要听话也不要再淘气了,要抓紧时间学习,五年级很关键了,爸爸尊重你的意见。”爸爸蒋骏耐心地对小博说。
妈妈江梅也告诉小博:“妈妈尊重你的意见,你想到哪边生活就到哪边生活。”
张景馨也对小博说:“爸爸妈妈都很爱你,都希望你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他们都愿意尊重你的选择,你可以偷偷地给阿姨写张纸条,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小博犹豫了很久终于吐露心声:“我喜欢和妈妈生活,但也思念爸爸,也愿与爸爸相处……同意住爸爸家两个月,住妈妈家两个月,但请爸爸不要打我,尊重我一下。”
最终,经过法庭不懈的努力与沟通,双方敞开心扉、打开心结,终于达成和解:同意像之前一样约定抚养权归爸爸,尊重孩子的意愿,在不影响孩子生活和学习的前提下,在爸爸家和妈妈家轮流居住,各住两个月;对方可按约定时间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