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南门“片儿警”不怕“繁”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驻辽阳记者 冯羽竹 | 发布时间: 2023-09-08 09:36

  社区民警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片儿警”,他们扎根在公安工作的最基层、最前沿,每天穿梭在“片儿”里的大街小巷。

  “片儿警”工作最大的特点是“繁”——每天处理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辽阳市公安局白塔分局南门派出所的“片儿警”可不怕“繁”,他们没事就要去社区转转,因为老百姓见了他们心里就踏实。

  为了让“片儿警”更好地守护自己的“片儿”,今年6月,在辽阳市公安局开启“一社区一警两辅”工作机制与社区治理工作有机融合的警务模式后,南门派出所积极推行一名社区民警、两名社区辅警、N名专兼职网格员的“1+2+N”模式,让“片儿警”更好地服务民生“面对面”。

  近日,记者跟随南门派出所“片儿警”的脚步,切身感受并一一记录他们做实社区警务、守护“片片安全”的点点滴滴。

  下沉一线出警更快

  一大早,南门派出所民警王芯浡来到他负责的白塔区南门街道喇嘛园社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不值班、不开会、不备勤、不执行任务的情况下,他就在社区上班。

  刚坐下,一名女子就推开门直奔着王芯浡走来,“小伙儿,我们茶室放在门口的花不见了……”

  “社区前面那家茶室吗?说说咋不见的。”王芯浡一边问着问题,一边迈开腿和女子赶往现场。

  茶室就在社区大门外50米,王芯浡一边仰头观察监控器的位置,记录编号,一边了解案情。今天一早,茶室店主将屋内的盆栽搬到外面浇水打理,随后进屋也就半个小时,再出来就发现盆栽不见了,因为盆栽价值不菲,就赶紧到社区找王芯浡,店主告诉记者:“警察就在家门口,比打110更方便、更快。”

  随后,王芯浡查看了监控。画面中,一名老人背着一个大麻袋慢悠悠地走到茶室门口,看见盆栽便将其放进大麻袋中拎走了。王芯浡和茶室店主都一眼认出老人在附近拾荒,连忙起身去追,果然在一处垃圾堆找到了正在捡废品的老人和放在麻袋里的盆栽。“大爷,这花可不是废品,再说了,商铺门口的东西您得征求店主同意才能拿走。”王芯浡对老人进行了耐心教育,并帮着茶室店主将盆栽搬了回去。

  王芯浡告诉记者,民警在社区办公不仅出警快,还能更了解社情民意,处理警务更顺手,百姓也更满意。

  穿针引线调解纠纷

  在南门派出所辅警孔得嘉看来,当“片儿警”虽不破大案要案,却能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儿。这会儿,他正赶往两户居民家调解他们的矛盾纠纷。

  一进门,孔得嘉就看见吵得不可开交的两位老人,他连忙说:“咋又吵起来了,昨天还在一起唠嗑呢。”原来,两位老人都是独居,总因为楼上楼下的一些小事吵架,孔得嘉已经介入了3次,还找到老人的儿女了解情况,这次是住在楼下的老人说楼上的老人打麻将扰民。

  孔得嘉先把两位老人安顿好,再分别到两位老人家中解心结,楼上楼下跑了3趟,这才让两位老人握手言和,当事人张老汉对孔得嘉说:“你没少为我俩的事操心,我俩和好了,你放心吧。”

  社区坐班服务更实

  在南门街道丰乐社区文化广场上,一群人正围着身着警察制服的“片儿警”,记者走近时听到这样的对话:“小南啊,帮姨看看这是不是骗人的,和你上次讲的一样。”小南接过手机说道:“这是诈骗,高返利这3个字一定要警惕,不能轻易相信。”居民口中的小南是民警南宝池,入警半年,当“片儿警”3个月。

  在丰乐社区居住的老年人较多,一直都是南门派出所较为关注的防范电信诈骗重点地区之一。为此,南宝池每个月要集中开展至少两次反诈宣传,小区树荫底下是他反诈宣传的主阵地,“趁着大伙儿纳凉的时候,唠唠家常,宣传一些防范知识,效果很好。”南宝池说。

  记者了解到,民警初到社区时,都会和社区商量要一个工位,而位置就在一进门,“位置明显,百姓才能知道我们来社区办公了,我们服务百姓也更方便。”大家的“小心思”奏效了,“咱们社区有警察坐班”这句话在百姓中传开。丰乐社区党委书记张爽告诉记者:“自从民警到社区工作后,他们的威慑力、公信力变得更好了,大家伙儿都说有警察在心里踏实。”

“片儿警”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入户走访

  “片儿警”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入户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