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辽宁长安网
主办: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辽宁法治报

从检察“新兵”到公诉“精兵” ——记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杨德明

来源:辽宁法治报 | 作者:纪枭楠 蒋顺泽 记者 邵小桐 | 发布时间: 2022-08-03 00:00

  简介

  杨德明,曾获“沈阳市十佳公诉人”“辽宁省十佳公诉人”称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2018年首批入选辽宁省公诉业务人才库。今年5月荣获第三届沈阳市“十佳青年检察干警”称号。

  当年,还是初中生的杨德明就被一部电视剧深深吸引,剧中检察官抽丝剥茧成功办理大案的形象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当他走上检察岗位的那一刻,他说他读懂了对党忠诚、为民司法的初心。

  从检10余年,杨德明凭着对检察工作的深深热爱,从检察“新兵”成长为公诉“精兵”。

杨德明在查阅案件卷宗。

杨德明在查阅案件卷宗。

  立志从检 捍卫正义

  他以法为器,所办理的案件无一错案。

  2011年,杨德明考入沈阳市人民检察院,佩戴上了梦寐以求的检徽。

  杨德明敢于亮剑、恪尽职守,几年间,他办理了我省检察机关承办的第一例正部级领导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努某受贿案;海关总署督办、近年来全国罕见的金某某等27人走私黄金案;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王某某受贿案等。

  这些在全国、省、市有重大影响的重特大案件及疑难复杂案件的成功办理,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和领导同事们的认可。

杨德明在法院开庭。

杨德明在法院开庭。

  勤学善思 毕力躬行

  他以法为本,面对纷繁复杂的证据总能精准定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犯罪层出不穷。杨德明认识到,新形势下的检察工作不仅需要丰富的办案经验,更需要良好的法律素养,只有笃学善思才能提高实战能力,高质量办理各种类型案件。

  在办理一起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的案件时,由于案件事实复杂、证据量巨大,需要具有丰富公诉经验的检察官提前介入,对事实、证据进行梳理和把控。杨德明在接到任务的当晚便前往办案基地,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工作中。

  连续45天每天工作近17个小时,凌晨时分紧急审查证据是常事,这样的工作节奏对于正饱受严重颈椎病之苦的杨德明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但他咬牙坚持了下来。2019年3月,该案经最高检指定管辖由沈阳市检察院审查起诉,杨德明作为案件承办人,认真阅读300余本卷宗、撰写70余万字的审查报告,出色完成了这起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

  公正司法 传递温度

  他以法为度,让每起案件都传递法治的温度与善意。

  在依法办案的同时,杨德明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办理赵某某、卫某集资诈骗案时,数百名群众多次到检察机关反映情况。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杨德明耐心倾听、仔细记录群众诉求,一遍又一遍解答群众问题。在全面了解情况、认真核实证据的基础上,检察机关依法追诉了两名同案犯,多名被害群众的财产得到最大限度挽回。

  在一起刑事案件一审判决作出后,沈阳市检察院来了一家三口,儿子扶着年迈的父母来到检察机关申请抗诉。在提交抗诉申请后的一周内,杨德明看到一家三口每天都会来到检察院等待消息,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给被害人家属一个“交代”。在工作之余,他倾听被害人家属的心里话并进行释法说理,一周后,沈阳市检察院针对该案量刑提出抗诉,并得到省人民检察院的支持,最终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抗诉意见。

杨德明在撰写案件审查报告。

杨德明在撰写案件审查报告。

  钻研业务 淬炼磨砺

  他以法为篱,用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态度勇往直前。

  在第五届全省十佳公诉人暨省级优秀公诉人评选活动中,杨德明在备战之余加班加点完成好本职工作。比赛期间,杨德明一路过关斩将,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辽宁省十佳公诉人”荣誉称号。这源于他在平时办案工作中养成的庭前认真准备材料、庭审步步为营的严谨工作习惯,在业务竞赛和本职工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取得“双收效”。

  在首届“东北四城市检察机关公诉论辩赛”中,杨德明与队友通力协作,复盘比赛录像、分析双方观点、寻找对手破绽、探索应对策略,为比赛打好基础。赛场上他与队友默契配合,在二辩的位置上用沉稳的辩风和犀利的语言帮助队伍赢得胜利,也在自我加压、自我磨炼的过程中实现成长。

  记者手记

  无论是在三尺公诉席,还是在竞赛场上,一身正气、追求极致的作风如同刻进杨德明的骨子里,伴他一路前行。荣誉既是鼓舞更是鞭策,提及未来,杨德明的眼中满是笃定,他会一直在伸张正义的路上用行动践行检察初心。